李流芳《云居山红叶记》:

余中秋看月于湖上者三,皆不及待红叶而归。前日舟过塘栖,见数树丹黄可爱,跃然思灵隐、莲峰之约,今日始得一践。及至湖上,霜气未遍,云居山头,千树枫桕尚未有酣意,岂余与红叶缘尚悭与?因忆往岁忍公有代红叶招余诗,余亦率尔有答,聊记于此:“二十日西湖,领略犹未了。一朝别尔归,此游殊草草。当我欲别时,千山秋已老。更得少日留,霜酣变林杪。子常为我言,灵隐枫叶好。千红与万紫,乱插向晴昊。烂然列锦锈,森然建??。一生未得见,何异说食饱。”

高启《宿幻住栖霞台》诗:

窗白鸟声晓,残钟渡溪水。此生幽梦回,独在空山里。

松岩留佛灯,叶地响僧履。予心方湛寂,闲卧白云起。

夏原吉《云居庵》诗:

谁辟云居境,峨峨瞰古城。两湖晴送碧,三竺晓分青。

李流芳《云居山红叶记》:
中秋月下,湖上三游,不及赏红叶而归
注释:

  • 看月于湖上者三,皆不及待红叶而归
  • 余中秋看月于湖上者三,皆不及待红叶而归
    译文:
    中秋之夜,我曾在湖上欣赏了三次明月。虽然心中期盼着观赏满山遍野的红叶,但最终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未能如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对明月和红叶的共同向往。然而,由于其他原因的干扰,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反映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遗憾。
    夏原吉《云居庵》:
    谁辟云居境,峨峨瞰古城。两湖晴送碧,三竺晓分青。
    注释:
  • 谁辟云居境,峨峨瞰古城。
  • 两湖晴送碧,三竺晓分青。
    译文:
    是谁开创了这片云居圣地,它高耸入云,俯瞰着古老的城市。清澈的湖水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而灵隐寺、法净寺等三个佛教寺庙则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分外清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云居庵的壮丽景色以及周边的自然风光。通过对比天空、湖水和寺庙的颜色,诗人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