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
诗句解析 1 想弟必有过理:这句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思念,认为他一定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过理"可能指的是某种错误或不足。 2. 得蹔写怀:表示偶尔能通过写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得蹔"意味着偶然或暂时。 3. 若此不果:暗示如果这种思念得不到解决,可能会更加困难和痛苦。"不果"表示不会成功或没有结果。 4. 复期欲难冀:表达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担忧和害怕,希望不要发生。"复期"意味着再次期待
译文:侍中书写的,是徐侯病重的消息,恐怕他不能再有所期望了,这让我心烦意乱。 注释:侍中:指侍奉皇帝的官员。帖:书信。徐侯:即徐勉,晋陵(今江苏无锡)人,南朝梁时曾任侍中等职。遂危笃:指病情危急。冀:希望。反侧:心烦意乱。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好友徐勉病情恶化的深深忧虑和不安。诗中“侍中书”,说明诗人是在收到徐勉病情恶化的消息后写的信。信中的言辞直白而真挚
疾患帖: 疾患差也,念忧劳。王羲之顿首。 注释: 疾患:病痛 差也:好了 念忧劳:想起忧愁劳累的往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书法家 顿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恭敬 赏析: 这首诗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写给自己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自己病痛的忧虑,以及想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忧愁劳累。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体现了他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平安帖:一种书信名。 粗:粗心,不细心。 修载来:自修载(即张修载)来。 十余日:十多天。 诸人:指友人。 集:聚集,聚会。 存想:思念。 明日当复悉来:明天一定全部回来。 无由:没有方法。 同:一起。 增慨:更加感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短信。信中说“此粗平安,自修载来十余日”,意在安慰朋友不要过于担心自己。而实际上,作者当时正在外省为官,与友人们相别已久
【注释】 上虞帖:即“得书帖”。 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得知来信知道您夜里又病了,不能相见我非常遗憾。 修龄来经日今在上:我修龄已经来了多天,现在在上虞。 虞月未当去重熙旦:虞朝的月亮还没有落下,就该是重熙元年的清晨。 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就在这里向西告别,不知道说什么才能表达我的思念。 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您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您心里的想法是什么样的。 甚令人耿耿:这让我非常难过
【注释】 今日:今天。 未果:没有结果。 奉此:拿这封信给谁看。 想□□(xì)能于言话可定便:希望他(指王羲之)能在谈话中确定下来。□□,通“信”。 得书问:收到来信询问。永以为训:认为应该这样去做。 妙绝:高明到了极点。无已:没有限度。当父,即“当作”,当作。 其父转与都下:他的父亲要转送给京城的人。 岂信戴适过,于粗也:哪里相信戴逵的过错,是轻率的呢。 【赏析】
【诗句】: 每念长风,不可居忍。 昨得其书,既毁顿,又复壮谓,深可忧。 知贤室委顿,何以便尔,甚助,耿耿,念劳心。 【译文】: 每次想到那狂风,我就感到难以忍受。昨天收到他的信,既让我震惊又让我振奋,这让我深感忧虑。知道贤室已经疲惫不堪,为什么还要这样,我很担忧。听说你得到了他的回信,知道他在新年后才能回来。王安石昨天肯定想攻克潘家,如果攻克,就在明天的二十五号了。你将这件事告诉了张令吗
行穰帖: 足下行穰, 九人还示应决不?大都当任。 县量宜其令□□因便任耳。 立俟。王羲之白。 【赏析】 此帖系王羲之为尚书右丞郄鉴所写的一封信。信中他首先询问郗鉴对某事的看法,并说在郡县任职的人选问题应该由当地官员决定,但自己不便参与。最后他请求立即回复。从信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对政事十分认真、谨慎,也表现了他与朋友之间的亲切关系。 “足下行穰”,即指行穰县,是晋代会稽东部的一个县,今属浙江上虞
【译文】 误坠地,折此人竟不看,讵不贤乎。破甑非不惜,此物既已折,不可复追,无表恨惜之容,秩百数十万,一听伯叔父处分阐,唯敛手而已。南阳乐赍主湘州,参军不得奉携,尊累所得月俸皆封,还家旦夕所资政一两百,以自给耳。 【注释】 1. 误坠地:指被误打落在地上,比喻遭受挫折或失败。 2. 折此人:形容这个人被打击得十分惨重,几乎要折断了。 3. 讵(jù)乎:岂、难道的意思,表示对某种结果的疑问
释义: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暂且借信,因孔侍中书信而到。不知领军有病,稍后问安。 注释:(羲之)字逸少。(领军)指王羲之的侄子王凝之,当时担任扬州刺史、领丹阳尹。 赏析: 这是一首答谢信,写于晋孝武帝太元九年(384),王羲之在江陵写给其侄子王凝之的信。 “九月十七日羲之报”,开头点出写信的时间。羲之是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这封信就是他在江陵写的。《晋书》说他“善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