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
南楼令 风雨楼高天涯人远伤春怨别情见乎辞 薄酒泥罗衾。 天涯只梦寻。 雨灯残、帘幕深深。 未识绿阴添几许,听杜宇,换流莺。 起自倚疏棂。 眉山敛远青。 下春桡、桃叶江浔。 要按玉笙传绮怨,终哽咽,不成声。 注释: 薄酒:指酒味不浓。 泥罗衾:用泥巴涂在布帛上制成的被褥。 天涯:比喻遥远的地方。 “只”字:只是。 雨灯残、帘幕深深:雨打灯花已残破,深深深的帘幕后隐约可见人影。 未识:不知,不知道。
诗句原文: 调马出西城,垂鞭款款行。 亘长堤、草软沙平。 密柳交枝斜照隔,听一路乱蝉声。 酒气拂衫青,湖光上阁明。 恰红栏、远对南屏。 旧日垆头春女老,还煮得宋家羹。 译文: 骑着马离开西城的城门,轻轻摇着马鞭悠闲前行。 沿着长长的堤坝行走,看到柔软的草地和平坦的沙面。 密集的柳树枝条交错在一起,在斜照的光中显得格外清晰,耳边传来一路乱纷纷的蝉鸣声。 随着酒香,衣领仿佛被清风拂过
【注释】: ①南楼令:词牌名。又名“忆秦娥”等。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一叠韵。 ②银汉:即银河。 ③珊瑚四寸钩:指梳妆用品。珊瑚,一种红色宝石。 ④小红帘:用红丝绳系着的细长竹帘。 ⑤玉搔头:古代妇女用来搔头的一种玉器。 ⑥纤手弄轻柔:形容女子手儿娇嫩柔和。 ⑦新声曲谱修:指女子弹奏乐器的声音优美动听。 ⑧檀郎:对男子的美称。 ⑨肠断:形容内心极为伤感悲痛。 ⑩两地、两人愁
《南斋词·庐竹圃小影》是清代诗人郭麟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在异乡孤独的秋夜中所感受到的凄凉与孤寂。诗中的“秋鬓也萧萧”、“秋庭夜寂寥”等句子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凉景色和词人的孤独心境。下面将结合诗句为您解读: - 诗词原文 秋鬓也萧萧。 秋庭夜寂寥。 异乡秋景最无憀。 谁画可怜人独自,又画出,可怜宵。 何处作生朝。 扬州红板桥。 有当年、公子风标。 惜少吹箫人并坐,判我见,又魂销。 - 译文
南楼令 题春人绾髻图 【注释】: 1. 南楼令:词牌名,属于唐宋时期流行的词调之一。 2. 绾髻图:描绘女子的发型和妆容。 3. 春梦:春天的美好梦境。 4. 潮霞:形容天空或水中的色彩,此处指春日的天空色彩。 5. 春风褪臂纱:春风轻拂着女子的手臂,仿佛在轻轻脱去她的面纱。 6. 双雅:双眉,指女子的眉毛。 7. 金钗:一种古代女性头上的装饰品,形状像金质的小叉。 8. 镜槛者般斜
注释: 南楼令:一种词牌名。 了鸟锁黄金:把鸟儿关在笼子里,就像用金子来锁住。 交疏隐碧岑:形容树枝交错,隐没在绿意中,仿佛掩映在青翠的山峦之中。 一重楼、一段春心:一层楼房,一片春天的心情。 欲寄闲愁无着处:想把自己的闲愁寄托给无处可寄的地方。 人定后,月微阴:指夜晚已经过去,月亮开始出现。 旧梦苦侵寻:回忆过去的梦境,感到痛苦和困扰。 花枝瘦不禁:花朵也因思念而变得消瘦。 傍阑干、惊起栖禽
南楼令·待月 三十六云廊,行行长复长。要登楼、又隔红墙。盼得嫦娥梳裹好,怎禁受,晚风凉。 历乱万星芒,撩人空断肠。且停琴、心口商量。知道冰轮随例满,更何处,听霓裳。 注释 1. “三十六”:可能指的是楼廊或走廊的宽度,暗示了一种距离感或空间感。 2. “行行长复长::描述了通往高处的路径或阶梯的长度,强调了距离和难度。 3. “要登楼”:表明了对高远之处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一种向上的精神。
南楼令 题张诗舲词集春水绿吴舲。 江湖听雨程。 二十年、梦醒银灯。 又是江南梅子熟,有几点、打窗声。 残月冷如冰。 愁人心上明。 一丝丝、泪写吴绫。 门外绿杨风正起,休念与、落花听。 【注释】:张诗舲是南宋末年词人张炎的号。 【赏析】:此为一首感伤身世之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春水绿吴舲”,春水绿波荡漾,停泊在吴地的船(词中指张诗舲)里。“江湖听雨程”,江湖之上,雨滴淅沥,词人听着雨声
【诗句释义】: 1. 帘影卷湘纹,花前荡画裙。乍伤情、钗燕轻分。毕竟风尘堪得否,频说向、远行人。 - 帘影卷湘纹:窗帘的影子像湘江的花纹一样。 - 花前荡画裙:在花前舞动着裙子。 - 乍伤情、钗燕轻分:突然感到伤感和失落。 - 毕竟风尘堪得否:终究能经得起世间的风雨和尘埃吗? - 频说向、远行人:频繁地向远方的人诉说。 2. 惜别掩重门,凭谁验粉痕。展芳衾、独自黄昏。好是恹恹风月底,知两处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南楼令·六首其四》。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在花下面认识罗敷,用雕拢映照碧梧。这句描述了词人在花下遇见一位名叫罗敷的人,并且通过雕拢(可能是一种装饰品)来反射绿梧的影子,表现出词人的观察和联想。 第二句: 细腰身、应怯将雏,锦字银笺都不寄,多半是、少双鱼。这里表达了对于与罗敷交往中的种种感受,暗示了罗敷可能因为害羞或者有所顾忌而没有发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