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令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浅草乱山稠。惊沙黑水流。好春光,只似穷秋。刚得一枝花到眼,经雨打,又还休。 - 译文:春天的景色,虽然美丽但却像深秋一样寒冷。刚刚看到了一朵花,经过风雨后,又被吹散了。 - 注释:浅草:指初春时节新生的草地。 - 乱山稠:指的是密集的山峦。 - 惊沙:风沙。 - 黑流:黑色的河流。 - 好春光:美好的春光。 - 穷秋:深秋。 - 枝花到眼:花朵接近眼帘。 - 经雨打
南楼令 · 六首 · 其一 妆罢敛愁娥。单衣试薄罗。最怜他、道字娇讹。暗忆陈王曾解赋,肠断处,是凌波。 毕竟奈情何。年华小劫过。拨香灰、空对银荷。只隔珠帘同听雨,辜负杀、晚凉多。 注释: - 妆罢:梳妆完毕。 - 敛愁娥:收起忧愁的样子。 - 单衣:单薄的衣裳。 - 试薄罗:试穿薄薄的罗衣。 - 最怜:非常疼爱。 - 道字娇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但“道”字写成了别样的形状。 - 暗忆
深院下帘旌。薰炉小篆清。听疏疏、鸳瓦声轻。缀玉飘琼寒乍紧,问何处,春草生? 译文:深院中放下帘子,熏炉上的小篆字清晰可见。听到屋檐下轻轻的雨声,好像在诉说着春天的到来。 注释:深院,指深锁的庭院,通常指女子居住的地方。下帘旌,放下帘子。薰炉,古代室内用以取暖和净化空气的铜质或陶质火盆。小篆,指用小篆体书写的文字。清,明亮的意思。听,聆听。疏疏,稀疏的样子。鸳瓦,指屋檐上装饰有成对瓦当的屋顶。缀玉
这首诗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南楼令·春斋寂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南楼令·春斋寂廖 - 诗句:南楼,指的是书房或者书斋;令,是诗歌的一种形式;春斋寂廖,意味着春天的时候,书房里显得格外寂静。 译文:南楼(书房或书斋),在春天的时候,显得格外寂静。 2. 辄与花事为缘 - 注释:辄,总是;花事,指花的事务;为缘,就是与这些事务有缘分,即与花儿结下因缘。 赏析
南楼令 镜里紫鸳鸯。双栖翠管长。桂钩斜、一片苍凉。何处画桡吹到也,听按曲,芰荷香。 小住折青房。红衣半卸妆。戏春纤、莲子抛将,惊醒并眠禽六六,齐飞上,缕金傍。 注释赏析: 镜里紫鸳鸯。双栖翠管长。桂花钩斜,一片苍凉。何处画桡吹到也?听按曲,芰荷香。 小住折青房。红衣半卸妆。戏春天的细丝,把莲子抛将,惊醒了并眠的鸟儿,一起飞翔。 “镜里紫鸳鸯”,鸳鸯是水鸟的一种,雌雄成对。古人认为它们性情温驯
【注释】南楼令:词牌名。梦醒杏花丛:梦中醒来,看见满园的杏花。春寒浅阁钟:春日里,在寒冷中听到远处的钟声。近黄昏、便起东风:天快黑了,一阵春风拂过。已过今年三月半:今年的三月已经过去了一半。恰只是、雨蒙蒙:正好是细雨濛濛。小胆怯屏空:屏风上画着一只小鸟。浓愁敛碧峰:浓浓的忧愁像山峰那样高。好琴弦、怎被尘蒙:美丽的琴弦,怎么能被尘土覆盖呢? 算有多情双燕子,还肯到、旧房栊:就算有再多情的人
羊辛楣花溪吹笛图的诗句释义与赏析 深入解读南楼令中意境与情感深度 1. 诗句原文及注释 - 岸柳晚飕飕。馀酣漱碧流。却临风、三弄倚轻舟。吹得月华如水冷,有多少,古今愁。一雁度南楼。关山音信休。忆春风、花影帘钩。曾是罗襟曾是酒,浑不似,少年游。 - 岸柳:岸边的柳树在傍晚时分随风摇曳。馀酣:指饮后余兴未尽。漱碧流:形容水流清澈透明。却临风:面对着微风。三弄:反复弹奏。倚轻舟:依靠着小船
【注释】: 1.金井:指井中的水。露华浓:指井中积水凝结成的露珠。秋怀砧杵(zhī zhù)中:秋天思念亲人的心情。砧杵:捣衣的工具,这里借指思念亲人之情。算经年、容易西风:算来经过一年又一年的光阴。西风:秋季的风。悄(qiǎo):悄悄的样子。碧栏杆外倚,又一叶、下梧桐。碧栏杆外倚,又一叶、下梧桐:在碧色的栏杆外面静静的站着,又一片梧桐树叶子飘落下来,飘到我的脚边了。又:再一次,一遍又一遍地
南楼令 立秋有感 凉意觉飕飕。庭阴暑渐收。又西风报到新秋。时序易迁人事改,哀乐感,注心头。 愈老愈多愁。愁来不自由。好韶华已付东流。半世辛劳年耳顺,仍故我,此生休。 解析: 1. 注释: - 凉意觉飕飕:感受到阵阵凉意。 - 庭阴暑渐收:庭院里的阴凉逐渐消散,暑气开始消退。 - 又西风报到新秋:又到了秋季,秋风带来了新的信息。 - 时序易迁人事改:时间在变迁,人事也在改变。 - 哀乐感,注心头
南楼令 · 月夜诗句释义: 1. 晚叶惜红残 - 形容树叶在秋天逐渐变黄并最终落下,这里指晚秋的景象。 2. 新冬玉宇宽 - “玉宇”泛指天空或宫殿,“新冬”表示冬天的开始,“宽”暗示天空广阔,给人一种宽阔的感觉。 3. 望烟江、天际漫漫 - “烟江”形容水气蒙蒙的景象,“天际漫漫”则描述天与地的广阔无边,给人以深远之感。 4. 今夜扁舟何处泊 - “扁舟”指小船,“泊”即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