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杏花丛。春寒浅阁钟。近黄昏、便起东风。已过今年三月半,恰只是、雨蒙蒙。
小胆怯屏空。浓愁敛碧峰。好琴弦、怎被尘蒙。算有多情双燕子,还肯到、旧房栊。

【注释】南楼令:词牌名。梦醒杏花丛:梦中醒来,看见满园的杏花。春寒浅阁钟:春日里,在寒冷中听到远处的钟声。近黄昏、便起东风:天快黑了,一阵春风拂过。已过今年三月半:今年的三月已经过去了一半。恰只是、雨蒙蒙:正好是细雨濛濛。小胆怯屏空:屏风上画着一只小鸟。浓愁敛碧峰:浓浓的忧愁像山峰那样高。好琴弦、怎被尘蒙:美丽的琴弦,怎么能被尘土覆盖呢?

算有多情双燕子,还肯到、旧房栊:就算有再多情的人,也愿意回到自己的巢中来。

【赏析】《清平乐·春归》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暮春时节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抒发作者对故国沦亡和人民苦难的悲愤和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这首词写的是一个女子在春暮时节独坐闺房,思念远别的情人,触景生情,百感交集的情景。全词以“春”为主题,描写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及人物心理活动,抒写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伤春之情。

开篇三句“南楼令,梦醒杏花丛。春寒浅阁钟。”描绘出一幅春天的景象。南楼、梦醒、杏花丛、春寒、浅阁、钟声等景物的运用,使整个画面充满春意。接着“近黄昏、便起东风。”一句,写出时间的变化,从春夜到黄昏再到春天的早晨,时间在不断地流逝,而主人公的心情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再往后一句“已过今年三月半”点明题旨,即春天已过去一半了,同时也表明了春天的短暂。“恰只是、雨蒙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氛,雨蒙蒙的景象使人们感到春的气息无处不在。

“小胆怯屏空”,屏风上画着一只小鸟,它因害怕而飞走了。这既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恐惧和担忧,又表现了一种无奈的心情。“浓愁敛碧峰”句,把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形象化地描绘出来。她内心充满了愁苦,好像山峰一样高峻。“好琴弦、怎被尘蒙。”两句更是将女主人公的情感推向高潮。琴弦本是纯净的,但被尘土污染后就显得不再纯洁了。这里比喻自己纯洁美好的爱情受到了玷污。

结尾“算有多情双燕,还肯到、旧房栊。”一句,更突出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喜悦。尽管自己的爱情受到了破坏,但是那些多情的燕子仍然会回来。这一反衬手法更加强烈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女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暮时节独坐闺房,思念远别的情人,触景生情,百感交集的情景。整首词以“春”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同时,这首词也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燕子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