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
中吕 · 普天乐 · 辞参议还辞参议还家。 昨日尚书,今朝参议。荣华休恋,归去来兮。远是非,绝名利,盖座团茅松阴内。更稳似新筑沙堤。有青山戏酒,白云伴睡,明月催诗。 注释: 1. 辞参议还家:辞去参议的职位,回家。 2. 昨日尚书,今朝参议:表示昨天是尚书的身份,而今天则是参与讨论的参议。 3. 荣华休恋:不要追求荣华富贵。 4. 归去来兮:回归自然,返回故乡。 5. 远离是非,绝名利
诗句释义 1 亲登华岳悲哀雨 - 亲自登上华山,看到因悲伤而下雨的山景。 2. 自舍资财拯救民 - 自己放弃财产救助民众。 3. 满城都道好官人 - 全城的人都称赞这位官员是个好官。 4. 还自哂 - 自我嘲笑(指对这种赞誉感到不自在)。 5. 比颜御史费精神 - 比喻那位被称赞的官员(如颜真卿)非常费力和劳累。 6. 路逢饿殍须亲问 - 在路上遇到饿死的人需要亲自询问。 7. 道遇流民必细询
【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 中吕宫:宫调名,属北曲套数中的“黄钟”调。 述怀:写自己胸怀。 “无官何患”,意谓没有官职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无钱何惮”,意谓没有钱财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休教无德人轻慢”,意思是说别让品行不端的人瞧不起你。 “列朝班”,指做官; “衣和饭”,指生活所需。 “腹内不饥身上暖”,意为即使没有财富,但肚子不会饿,身体也不会受冻,衣食无忧。 “君莫想”
诗句: - 双调·沉醉东风- 班定远飘零玉关,楚灵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张柬之老来遭难。把个苏子瞻长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懒。 - 昨日颜如渥丹,今朝鬓发斑斑。恰才桃李春,又早桑榆晚。断送了古人何限,只为天地无情乐事悭,因此上功名意懒。 译文: 班定远在边关飘零,楚灵均在江边憔悴;李斯有黄犬悲伤,陆机有华亭感叹。张柬之晚年遭遇艰难。苏子瞻被贬多次,因此他放弃了功名。
那的是为官荣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攒些东西,教好人每看做甚的。 译文:那些是官员们追求荣华富贵,只是为了享受更多的盛宴,而不是结交旧友。家中添置了豪华的装饰,口袋中积攒了金银财富,让别人看到他们的所作所为。 注释:那的是:追求、贪图。止不过:只是。吃些筵席:享受宴请。呵安插些:结交一些。旧相知:旧日的朋友。家庭中:家中。添些盖作:增添房屋和家具。攒些东西
【注释】 万象: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沾濡:沾湿。天地回生意:天地间充满了生气。风云起壮图:风云变幻,展现出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农夫:农事活动的人。蓑衣:用草或棕皮等编织成的雨具。欢喜的无是处:指农民在雨后高兴地欢呼雀跃。 【赏析】 《得胜令》是一首咏时令、赞农事的小曲。它写春雨过后,生机勃发的情景,歌颂了农民在春雨滋润下的喜悦心情。全词语言平易,形象鲜明,富有民歌特色。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
《折桂令·中秋》是一首元代散曲,由张养浩创作,此曲以中秋明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轮明亮的月亮和其映照下的山河景色,以及秋夜中清新宁静的氛围。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赏析: - 诗意解析:首句“一轮飞镜谁磨?”通过比喻,将月亮比作天上的飞镜,询问谁在打磨它,表达了对月亮的好奇与赞美。接下来的诗句“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形象地描述了月光的明亮和覆盖范围之广,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第一句“悲风成阵,荒烟埋恨”,意思是风吹得愁云惨雾弥漫,荒草野烟掩埋着亡国之恨。第二句“碑铭残缺应难认”,意思是那残损的石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难以辨认。第三句“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意思是不知道是汉朝的君主,还是晋朝的大臣。第四句“把风云庆会消磨尽”意思是将风云变幻的时局消磨殆尽。末两句的意思是
【译文】 祭祀的好日子到来了,献上美好的祭品。 祭品放在俎上,祭祀的仪式即将开始。 祭祖在祖堂,火光照耀堂前,钟声回荡堂旁。 神灵已经降临,风帷缓缓掀开。 端庄地接受神主,端庄地面对祖先。 端庄地倾听神主说话,端庄地穿着祭服。 神灵歆享祭献,我恭敬地侍奉。 众人欢喜愉快,载歌载舞欢庆。 工祝庄重严肃,祭仪完备无缺。 我们祈求什么?恭敬畏惧不前。 不是职位要高,不是财物要充。 不是居所要豪华
【注释】 有田:有田地 负郭:靠近外城,指城外的肥沃土地。 伊迩匪辽:不远不遥。 我倦而归:形容自己劳累了一天回来休息。 于焉(yún):于是。 爱力:喜爱,热爱。 且勤于苗:勤恳地培育庄稼。 朝斯夕斯,以咏以谣:早晚吟诵歌唱。 式:语助词。结:结交。今好:现在的好朋友。 报夙劳:报答以前的辛劳。 山既我狎:山上的林木熟悉。 川亦余媚:河边的水也很美好。 维禽维鱼:各种鸟兽。 亦莫余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