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贞观
诗句赏析: 诗的开篇“容易幽窗开似雪”,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窗户如被冰雪覆盖,象征着诗人心境的清冷和孤独。这种描述不仅营造出一种静寂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紧接着的“耐多少、五更霜月”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情感背景,通过“五更霜月”这一传统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孤独感的深化。 接下来的两句“背地无聊,经年有恨,并向花心咽”,则转向内心世界的抒发。这里
凤凰台上忆吹箫·九日 作者:辛弃疾 一月他乡,一天离绪,一秋好景重阳。问题糕落帽,何处堪伤。多事六朝金粉,还留下、千古凄凉。无穷恨,醉中偷系,玉腕萸囊。 难忘。当年此际,正戏马高台,扈跸长杨。又翻经蕉苑,甘露分尝。其奈近来消渴,依然是、少日游梁。思君极,花寒人瘦,减尽容光。 注释: 1. 他乡:异乡。 2. 离绪:离别的情怀。 3.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古代习俗在此日登高插茱萸。 4. 问题糕
注释: 1. 金明池茉莉 2. 韵绝迎秋,香空却暑,抹尽人间多丽。正倦起、阑汤初浴,乍散发、未胜簪髻。浥清泠、洒遍琼枝,便相将对宿,蕊珠宫里。早素月流光,雪衣眠醒,教念鬘华新偈。 3. 织女缟妆来下矣,伴萼绿无言,残更小憩。书便面、曾烦转乞,贮犀合、向承分寄。甚仙姿、匹得卿卿,有玉茗同心,红栀并蒂。趁今夜差凉,满襟风露,安稳碧纱橱睡。 译文: 金明池茉莉,香气独特,迎接秋天的到来,赶走夏日的炎热
乍接分钗燕,旋邀对镜鸾。袖香馀暖共阑干。只觉被池红泪不禁寒。 注释:刚接过对方递给的发钗,转眼间又看到对面镜子中的她。袖子里的香气温暖地弥漫在栏杆之间。只感觉被池边的红色泪水忍不住寒冷。 赏析: 本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女子在春天的夜晚相遇的场景。词人通过“乍接分钗燕,旋邀对镜鸾”两句,巧妙地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这对女子之间的情感纠葛。她们刚刚接过对方的发钗,转眼间就看到了对面镜子中的自己
台城路梳妆台怀古 卷帘依旧西山雨。凭高暗添愁思。马上吟成,帐中弦歇,遗恨尚留彤史。分明故址。有瑶岛琼花,未随流水,惆怅重寻,绣楣金缕广寒字。 当年梦游曾至,素娥须记得,天宝遗事。三阁传笺,六宫润笔,少个青莲应制。茫茫对此,只银汉红墙,望中相似。甚处天香,夜深飘桂子。 翻译: 台城路(即台城曲),是一首描写诗人登台怀古诗的词,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卷帘依旧西山雨。 卷帘:拉开窗帘
注释:玉轸多时约,金泥一响欢。桂花浓露好谁看。今夜清辉还似忆长安。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上片写桂花,下片写月,通过“桂花”和“月光”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写与友人约定赏桂之约,次句写友人赏桂之乐。三、四两句写桂花盛开,露水浓郁,但桂花虽美却不被欣赏,反衬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末二句写今夜月光依旧,如故人长安
注释: 双红豆柳,风一丝,雨一丝。不系行人只系思。 呼唤他杨柳枝,萍是伊,絮是伊。眼眼眉眉生别离。 章台无见期,心如刀割。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人的诗。诗人以风、雨比喻离人相思的愁苦,用杨柳比喻所思之人,表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别的痛苦心情
【注释】 梅影:梅花的影子。 正孤山冻合,谁唤觉、梅花梦,瘦影重传。自簇桃笙兽炭,偎金斗、微熨芳笺。更未解鸾胶,绛唇呵展,才融雀瓦,酥手亲研。士木形骸,争消受、丹青供养,况承他、十分着意周旋。丁宁说,要全删粉墨,别谱清妍。“凭肩”四句:端详到也,看侧帽轻衫,风韵依然。入洛愁余,游梁倦极,可惜逢卿憔悴,不似当年。一段心情难写处,分付朦胧淡月晕秋烟。披图笑我,等闲无语,人忆谁边。卿知否:离程纵远
【注释】 锦帆:船的装饰。绿荷千柄,暗消残暑:指荷叶茂盛。消,消蚀之意。暗消残暑,暗消去盛夏酷暑。翠袖:女子的袖子。怜:爱惜。青衫:青色的衣服,这里代指男子。繁华主:指达官显贵。只江湖,载酒记前身:只有江湖,才能载酒记念前身。重题句:再次题词。听不尽,流莺语:听不尽流莺的鸣叫。看乍稳,栖鸾树:看到栖息在树枝上的鸾鸟。莫歌阑舞歇,彩云飞去:不要唱歌、跳舞,以免彩云飘去。第一难忘花月夜
诗句翻译: 1. 围场雪霁,锦靴百队金缠臂。擎来六翮锋棱异,娇俊传看,名马美人里。 译文:围场雪后天晴,士兵们穿着华丽的靴子,手持金色的兵器。他们骑着健壮的战马,展示着锐利的翅膀,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地战斗。他们的英姿被人们传颂,成为了战场上的美谈。 2. 散花欲下凌霄起,郡君新配仪同矣。 译文:士兵们准备投掷花炮,想要从天而降,为郡君的新配增添荣耀。 3. 丹青只认宣和记,玉坠盘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