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注释】 喜吴吉甫及第:为吴吉甫及第而喜悦。吉甫,吴吉甫,字子美,唐代诗人。及第,科举考试中举。 羁孤子:被流放的孤儿。 乾坤:天地。浮生:飘荡不定的一生。漫无止:没有止境。 丱(jiǎ)髫(tiáo):儿童发髻。丱,指儿童发髻。 黄金陵前哭亲死:在黄金陵前为亲人的死而痛哭。黄,指代朝廷。陵,坟墓。 破褐(hè)犹知裹父书:穿着破旧的衣服还知道包裹父亲的书籍。破,破旧。 借读:指借阅书籍
【注释】: 1. 十二月四日入郭,小舟逼坐五客。徐舜乐出吴太史所和东坡先生清虚堂诗一韵三篇,末章有及余者。时天作小雪,亦即兴奉同一首:十二月四日我进入城里的小道。小船上坐着五个客人。徐舜乐从吴太史那里学来并和我一起创作了《东坡先生清虚堂诗》的一韵三首诗,最后一首中有涉及我。当时天空正下着小雨,也就是下雪前的微雪,因此我也作了一首诗。 2. 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大河里的水渐渐退去
听玉 竹谓青琅玕,其体本虚静。风来假之鸣,因声乃生听。 译文:竹子被称为青琅玕,其本质是空虚宁静的。风来了,竹子会发出声音,因此我们听到了。 注释:竹,即青琅玕,是一种竹子的名称。琅玕,古代传说中的仙石名,这里指代竹子。 冥心斋中士,声耳两相竞。 译文:在静谧的斋室里,声音和耳朵相互竞争。 注释:冥心斋中士,形容一个人心境清净,专注于某件事。 缘声知风端,缘风知竹病。 译文
诗句 1. 钟鼎白发外:这里提到“钟鼎”指的是古代的权贵或贵族,而“白发外”则表达了年岁增长,头发变白。 2. 山林遂迟暮:意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逐渐退隐山林,过上晚年的生活。 3. 任怀道屈伸:这里的“任怀”可以理解为随心所欲、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道屈伸”则可能是指人生道路或命运的起伏变化。 4. 玩世云去住:这里的“玩世”可以理解为看淡世事,不拘泥于世俗的得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其内容大意如下: 文宗儒在告(1) 功名大欲渊(2),取之无一足(3)。 朝廷曷忌吝(4),贤达岂尽禄(5)?(注释:文人学士应放下名利之心,不应吝啬俸禄。) 投林先机鸟(6),清昼托昏宿(7)。 亲知唁早计,风雨顾茆屋(8)。 关门待白发,岁月在松竹(9)。 逍遥风尘表(10),昨梦破荣辱(11)。 尚有旧藏书(12),坐课诸子读(13)。 逐句释义: 1
人生重相知,正在气谊同。 踪迹苦辽邈,千里念奇逢。 今日登高日,有酒无菊丛。 有无不在物,斯人吾眼中。 抚杯叙绸缪,揽须感霜蓬。 嗟哉南海阔,息老垂天鹏。 亢志堕迂远,末路迷英雄。 两耳醉发热,浩荡倾心胸。 怀策六十年,不肯委无庸。 忧时切空言,嫉邪改欣容。 不平首民政,次第及兵戎。 万理酌得失,万事区私公。 四座寂不哗,但听声鸣钟。 白衣照山林,窃比廊庙功。 谁能述成编,藏于山之空。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内心世界的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句“戏人短视”描绘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短视状态,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 第二句“朱子阿堵中,光晦视昏沈”则是对世俗的讽刺,指出人们沉迷于眼前的物质享受,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 第三、四句“只坐醉翁短,初非五色淫。只消理肝木,未须刮篦金。”则是对个人修养的强调,指出只有通过自我修养
这是一首咏石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对一块白石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人在第一句中描绘了山中的白石,其形状和颜色都非常美丽。接着,他描述了这块石头的特点,坚瘠不可耕,无用实类某。这里的“坚瘠不可耕”和“无用实类某”都是形容这块石的特质,表达了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诗人用“朋从加称,遂为石田叟”来表达自己对这块石头的喜爱之情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整首诗共分为四部分: 1. 画松寿大司马三原王公:这是对诗题的直接引用,指出了诗歌的主题是关于松树的长寿与坚韧。 2. 尚书府中松十抱,直气贞心不知老:描绘了松树在尚书府中的壮硕形态,以及它那始终如一、坚贞不屈的精神。 3. 上参云汉不屈身,世间草木斯为表:以天上的星辰比喻松树的高洁,表明松树即使在世间也能展现出它的尊贵和美丽。 4. 用之擎天天久恃
【注释】 仲规:盛继昌,字仲规。乾旋:盛继昌的儿子。阳:阳光,暖气。 泮涣:融和,暖和。朔风:北风。 病枕中:指卧在床上不能起床。 砉(huā)砉(huā):象声词,形容枯树被风刮动的声响。喧噪:鸟鹊叫声嘈杂。 剥啄(zhuó):敲门声。报:报告。 征:行旅,远行。 逆楫:逆流而行。 扶惫(bèi):扶着身体。慰谢:安慰感谢。郁抱:抑郁不乐。 钝舟者:指自己或别人。庸自讪:自取其辱。 此行亦小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