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
诗句 ``` 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 府县官留住他师徒,大排素宴遍请乡贤。 告示晓谕不许点灯,永蠲买油大户之役。 屠子宰剥犀牛皮,硝熟熏干作铠甲。 肉分官员与民众,枉罚钱粮买空地。 四星降妖建庙宇,生祠碑文传千古。 余宝物尽送慈云寺,酬谢大户人家。 悟空天明走,误取经惹佛祖见罪。 贪乐又生灾厄,深为不便。 ``` 译文 - 三僧: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 大战青龙山
【译文】 不大不小,却也是琉璃碧瓦;半新半旧,却也是八字红墙。隐隐见苍松偃盖,也不知是几千百年间故物到现在;潺潺听流水鸣弦,也不道是那朝代时分开山留得在。山门上,大书着“布金禅寺”;悬扁上,留题着“上古遗迹”。 【注释】 1. 琉璃碧瓦:用琉璃瓦覆盖屋顶的建筑。 2. 八字红墙:墙壁上刻有八个红色字的砖石建筑。 3. 苍松偃盖:指的是古老的松树。 4. 朝代:指古代各个王朝的时代。 5.
《西游记·第九十三回 ·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灵明何事辨三台?行满自归元海。不论成仙成佛,须从个里安排。清清净净绝尘埃,果正飞升上界。 注释:这首诗的大意是说,一个人如果心中有爱,那么他就会遭受灾难;如果他能保持清醒的判断力,那么他就可以顺利地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即返回自然的海洋;不论你选择成为神仙还是佛教徒,都需要自己亲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诗句 “众等遵言,辞龙王父子,都出西海,牵着犀牛,会着奎、斗二星,驾云雾。” 注释:众等遵循命令,告别龙王父子后,一同离开了西海。他们牵着一头犀牛,与奎星和北斗二星汇合,乘坐云雾直转金平府。 “行者足踏祥光,半空中叫道:‘金平府刺史、各佐贰郎官并府城内外军民人等听着:吾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的圣僧。你这府县每年家供献金灯,假充诸佛降祥者,即此犀牛之怪。我等过此,因元夜观灯
诗句: 1. 不一时,到于通明殿下,先见葛邱张许四大天师。 2. 天师问道:“何往?” 3. 行者道:“近行至金平府地方,因我师宽放禅性,元夜观灯,遇妖魔摄去。老孙不能收降,特来奏闻玉帝求救。” 4. 四天师即领行者至灵霄宝殿启奏。 5. 各各礼毕,备言其事,玉帝传旨:“教点那路天兵相助?” 6. 行者奏道:“老孙才到西天门,遇长庚星说,那怪是犀牛成精,惟四木禽星可以降伏。” 7.
【译文】 四木道:“大圣不必迟疑,你先去与他们交战,引他们出来,我们随后动手。”行者即近前骂道:“偷油的贼怪!还我师来!”原来那门被八戒筑破,几个小妖弄了几块板儿搪住,在里边听得骂詈,急跑进报道:“大王,孙和尚在外面骂哩!”辟尘儿道:“他败阵去了,这一日怎么又来?想是那里求些救兵来了。”辟寒、辟暑道:“怕他什么救兵!快取披挂来!小的们,都要用心围绕,休放他走了。”那伙精不知死活,一个个各执枪刀
诗句 第一段 ``` 经云泰极还生否,好处逢凶实有之。爱赏花灯禅性乱,喜游美景道心漓。 ``` -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哲学思考,认为在困难和逆境中也能找到机会和可能性。同时,喜爱欣赏美景和参加节日活动,但这种快乐往往伴随着内心的混乱或分散注意力。 第二段 ``` 大丹自古宜长守,一失原来到底亏。紧闭牢拴休旷荡,须臾懈怠见参差。 ``` - 注释
诗句: 好大圣,早至西天门外,忽见太白金星与增长天王,殷、朱、陶、许四大灵官讲话。他见行者来,都慌忙施礼道:“大圣那里去?”行者道:“因保唐僧行至天竺国东界金平府旻天县,我师被本县慈云寺僧留赏元宵。比至金灯桥,有金灯三盏,点灯用酥合香油,价贵白金五万余两,年年有诸佛降祥受用。正看时,果有三尊佛像降临,我师不识好歹,上桥就拜。我说不是好人,早被他侮暗灯光,连油并我师一风摄去。我随风追袭
《西游记·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西游记》中的一部分,描绘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元夜节时游览京城的热闹景象。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在元宵节期间在京城金平府观看灯火盛况的情景。 诗句翻译及注释: 1. 众等既在本寺里看了灯,又到东门厢各街上游戏。 - 译文: The group had already been to the
这首诗是《西游记》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中的一段描述。下面是对这段文字的逐句解读和翻译: 1. 重重丘壑,曲曲源泉。 - 山峦重叠,溪流曲折。 2. 藤萝悬削壁,松柏挺虚岩。 - 缠绕于悬崖峭壁的藤萝,挺立于空洞的岩石之上。 3. 鹤鸣晨雾里,雁唳晓云间。 - 清晨雾气中,鹤鸣声起;清晨云间,雁叫声传。 4. 峨峨矗矗峰排戟,突突磷磷石砌磐。 - 巍峨的山峰排列如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