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注释】 1.三山:即福建建宁府。陈文生还:陈文,名文起,字子云,晋陵无锡(今属江阴)人。曾随祖迁居上虞。 2.重意气:重视意气相投的朋友。班荆:以布巾为席地坐。《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裴松之注引《傅子》:刘备与关、张置酒于草堂,关二曰:“今日得与君等相会,俱在微贱,幸逢大难,骨肉也,何嫌数哉?”于是誓言而别。 3.忽忽:心神不定的样子。经乱离:经历了动乱的年月。 4.风雨晦鸡鸣:《庄子·盗跖》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岁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抚时感事,遂以名篇 “岁在戊戌,余行年已三十九矣。”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意思是说这一年是戊戌年,我已经39岁了。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增长感到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这句话也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人生百岁安得有
湖心亭书壁 风吹野火,野火燃烧不息;老鸮夜啼,夜晚的鸮鸟在鸣叫,像是山鬼在哭泣。 菰蒲秋晚,秋天的菰蒲在暗色的汀洲中生长,断树残枝难以折断。 苏公堤上,衰草黄了,愁云惨淡锁垂杨;家家夜雨,夜里的雨滴声声,处处秋声欲断肠。 空有好花,簪着花的人却不能佩戴它,万条弱柳垂下金色的光华;红尘埋杀,合欢之树枝被红尘所掩,而同心结却依然解不开。 翡翠堂前,明玉珰闪耀着光芒,佳人云散泣莲芳;至今惟有湖心月
【注释】: 虏庭:指金朝统治者在北方建立的政权。 余倡义:指作者从军起义。 累及:牵连到;祸及。 旦开告密之门:早晨开门迎接告密者,指作者受到诬陷。 猰貐:野兽,此处借指敌人。 逋臣:流放的罪人。 班白:头发斑白;形容老年人。撄:碰。三木:古代拘押犯人时用木做的刑具。 女兄:妻子。所天:指配偶。株连:牵连。拲梏:捆绑、拘禁。 徲子:被流放的儿子。 墨幪:墨染的头巾。缁帼(zī gé):黑色的头巾
【注释】: 1. 王室方板荡,万里飒飘风:王室衰败,天下大乱,像风一样飘动。 2. 南纪亦滔滔,岛屿有群雄:南方的政权也像江水一样汹涌澎湃,各地都有强大的势力。 3. 群雄苦不成,岁月坐冰融:群雄们苦苦挣扎,但岁月却像冰雪一样消融。 4. 五侯并九伯,化为蒿与蓬:五个侯爵和九个伯爵一起,他们的权力就像蒿草和蓬草一样被践踏。 5. 楼船出闽越,军声正及锋:在福建沿海的楼船上出发
弱龄尚遐异,辟榖慕青鸾; 骨肉相惊涕,时复劝加餐。 译文:年轻时就对仙界的生活产生向往,希望像青鸾一样长生不老;看到家人因为我的病而悲伤,时常劝我好好吃饭。 注释:弱龄——指年轻时。尚——仍。遐异——指仙界的生活。辟榖——指不吃五谷杂粮,追求长寿的方法。慕青鸾——想成为仙女。 骨肉相惊涕,时复劝加餐。 译文:看到家人因为我的病而悲伤,时常劝我好好吃饭。骨肉——家人。相惊涕——因我的病而悲伤落泪。
【注释】柳梢青:词牌名。 无数江山,何人断送,雨暗烟蛮;故国莺花、旧家燕子,一样阑珊。 此身原是天顽,梦魂到处也间关。白发镜中、青萍匣里,和泪相看。 【赏析】这是一首感怀的词作,抒写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与思念之情。上阕写自己对故土山河的怀念。“无数江山”四句,用一气贯之的笔法,把作者的思绪从眼前写到过去,由眼前写到未来。“何人断送,雨暗烟蛮”,这两句是说,是谁来断送了我们美好的江山呢?是那些统治者
长相思·中夜闻筝 炙凤笙 / 凤凰形的笙,声音清亮 弹鹅筝 / 形状如鹅的筝,音色圆润柔和 弄入阳关第几情 / 将《阳关三叠》弹奏至几段,以表达离别时的情感 铜壶滴漏明 / 铜壶里的水滴滴答,时间流逝 一更更 / 深夜时分 一星星 / 星光闪烁 都是商声与羽声 / 商音和羽音交织在一起 离人不忍听 / 听到这些声音会让人心痛不已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夜晚听到筝声而引发的思念之情的作品
【注释】 ①商声八月:指阴历八月份,此时为秋季,气候阴沉。何勃窣:多么阴暗潮湿。破雨兼旬:经过十天的雨水。泥滑:泥土变得湿滑。鱼肠寂寞生紫鳞:像鱼肠一样狭窄的小巷,因雨水而显得更加幽静和冷清,生出紫色的花纹。鹢首:鹢鸟的头部,古代用来象征吉祥。长绿发:长出绿色的头发,比喻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样子。 ②榜人:船夫。停棹:停止划桨。卧蓑(sō):在船上躺着,用蓑衣遮挡风雨。天公:天帝,指老天爷。倘或
【注释】 戊戌:指干支纪年法中的戊戌年,即1878年。行年:指人的年纪,此处指诗人的年龄。抚时感事:感慨世事。今人争羡古人贤:今人争相赞美古人的贤德。后:后人。亦:也。否:同“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戌年(1878年)所作,当时诗人年过半百,已届知命之年。他面对现实,感慨万千,遂以“岁在戊戌”为题,写下此诗。诗中表达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抒发了作者对于时事的不满和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