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
诗解与赏析 第一段: - 诗句:古道棠梨寒恻恻,子规满路东风湿。 - 译文:古旧的道路旁生长着棠梨树,它们在微凉的风中瑟瑟发抖。到处都能听到杜鹃鸟的声音,仿佛是它用啼声驱赶着潮湿和霉变。 第二段: - 诗句:留连好景为谁愁,归潮急,暮云碧,和雨和晴人不识。 - 译文:我留恋这美景但心中满是愁绪,归途的潮水汹涌而急,傍晚的天空呈现碧绿的颜色。无论天气如何变幻,人们却无法理解我心中的感受。
诗句翻译: 1. 艳阳深染杏花梢,晓烟初注樱桃。 - 注释: 艳阳:强烈的阳光。深染:深深染色。杏花梢:树枝上嫩芽未长出的枝条。晓烟:清晨的烟雾。初注:刚刚滴入。樱桃:红色的果实,这里指春日盛开的花朵。 2. 拾翠绿云斜亸,门棋红子闲敲。 - 注释: 拾翠:采摘翠鸟。绿云:形容女子的头发像绿色的云朵一样美丽。斜亸:斜垂。门棋:指下围棋。红子:围棋中用红色画的标记。 3. 无边芳草玉骢骄,人去迢迢
《丑奴儿令·春水》是明朝诗人陈子龙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 - 诗句 1. 赤栏桥下烟波急:赤栏桥下,烟雾缭绕的江水急速流动。 2. 欲问西洲:想要询问西边的小洲。 3. 莫寄东游:不要将我的思念寄托于远行的东方。 4. 千里清江一线浮:距离千里的清江,如同一线般在水面上漂浮。 5. 落花乱点湘纹皱:落花如雨,纷纷扬扬落在湖面上,形成了涟漪。 6. 昨日琼楼:昨天的琼楼
【注释】: 1. 蝶恋花:词牌名。又名“鹊踏枝”。双调,四十六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三平韵。 2.黄昏、晓:指天将亮未亮的时候。 3.流年:光阴流逝。 4.燕子乍来春又老:燕子飞来了,春天却老了。 5.乱红:落花。 6.阑珊:残败,衰败。 7.闲庭草:庭院中的花草。 8.恼:使……恼怒。 9.芳心小:指花的心事,即惜春之心。 【译文】: 天刚蒙蒙亮,花儿还带着露珠。时光催人,恨不能留住它
【注释】 天仙子:唐教坊曲名,属“中序”,有小令、慢曲两种。 楚岫:即楚山,指江陵(今湖北荆州)一带的山峦。 水沉:一种香,用沉香木制成。 纤甲印流霞:形容花瓣娇嫩可爱。纤甲,花蕊。 玉漏:计时器,古代的一种铜壶滴漏。 两点横波微晕透:形容女子含情脉脉,目光如水,眼波荡漾。 豆蔻:即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的年龄。 云腻暖金灯下溜:形容女子在温暖的灯光下,肌肤如云般细腻滑润。 芙蓉:荷花。 丁香
青玉案 海棠枝上流莺啭,试小立、春风面。细草凌波红一线。碧云凝照,绿杨零乱,重锁深深院。 甘蕉翠滴当心卷,遍写相思空自遣。归去枕函曾梦见。一天星月,满庭风露,吹落梨花片。 注释: 1. 青玉案:词牌名,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调。 2. 海棠枝上流莺啭:春天的海棠树上有黄莺在啼叫。 3. 试小立、春风面:试着在春日的微风中等一会。 4. 细草凌波红一线:细细的草地在春水中摇曳出一道红线。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审清题目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然后逐句翻译诗歌,最后分析概括。此题中,注意“袅袅”“软”等字词的运用。 【答案】 (1)①“花阴”即花影,形容女子轻盈婀娜的体态。(2)“芳心”即芳心,指女子内心蕴藏的美的感情。(3)“初”是“刚刚”,表示时间短暂。(4)“娇莺”即黄莺
【解析】 此题考查诗词的鉴赏。赏析诗句,注意从诗歌内容、情感主旨及手法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本诗首联“枝头残雪余寒透”点明季节和天气;“人影花阴瘦”写人,是主人公在寒风中独自立于花影婆娑处,形单影只。颔联写主人公的神态动作,红妆女子在寒冷中默默无语地凝视着远方。颈联“香云黯淡疏更歇”以景衬情,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惯伴纤纤月”用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月亮陪伴主人公孤独的形象
这首诗的标题是“谒金门·五月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在黄莺啼叫的地方,天空中飘洒着稀疏的春雨。这里的莺啼声为雨景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使得画面更加鲜明。 2.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放眼望去,原本熙熙攘攘的平原已被雨水洗净,只留下被雨打落的花瓣和青翠的树叶。这句话描绘了雨后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浣溪沙 半枕轻寒泪暗流,愁时如梦梦时愁。角声初到小红楼。 风动残灯摇绣幕,花笼微月澹帘钩。廿年旧恨上心头。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属中调。 半枕轻寒泪暗流:指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独自躺在床上,感受到床的半边有微薄的凉意,不禁暗自流泪。 愁时如梦梦时愁:指忧愁之时,仿佛在梦中一般,而当梦醒时,又回到了现实的愁苦之中。 角声初到小红楼:指听到远处传来的角声,让人想起了小红楼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