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注释】 1、戊辰:宋孝宗淳熙七年。夷希:张浚,字德远,隆兴人。君适:张焘,字德润,南丰人。湖庐:今江西鄱阳县西南湖口县。 2、闲鸥:指鸥鸟。笑客:讥笑游客。 3、倏(shū):忽然;一去:离开这里二十年;无迹:踪迹全无。 4、戢(jí)棹(zhào):停船靠岸。穷湖:极目远望。鱼天:指水天一色。销凝:凝神观览。寒碧:冷清的江水。 5、万里:形容路途遥远。衣尘黯:衣服上沾满尘埃。 6、邂逅
【诗句释义】 1. 八声甘州·十月返湖庐,晚菊尚馀数种,幽媚可怜。 (1) 返回:指作者从杭州回到湖州。 (2) 晚菊:指晚开的菊花。 (3) 馀:剩余。 (4) 幽媚可怜:形容菊花的神态和颜色都十分美丽可爱。 2. 慰归来岁宴肯华予,寒芳靓幽姿。 (1) 岁宴:指年节宴会。 (2) 华予:给予光彩。 (3) 靓:明亮、艳丽。 (4) 靓幽姿:形容菊花的形态和色泽都很美。 3. 剩青霞微晕
踏莎行 · 庚午三月十一日,梦见桃花数十株,落红乱飞。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林塘容有再来时,不辞泪眼长凝伫。 【注释】 (1)踏莎行:词牌名。 (2)庚午:宋神宗熙宁七年。三月十一曰:即三月十一日。 (3)刘郎:三国蜀国后主刘禅的小名。此借指词人自己。 (4)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烛影摇红 寂寞苔枝,断无人处红犹遍。向来开谢不曾知,那记东风换。冷落清歌芳盏,也销除、伤春泪眼。试灯风起,冻雨疏疏,闲阶任满。 绰约幽姿,折来还供寒窗畔。依然着意试新妆,小萼猩唇点。独自伶俜应惯,奈轻移、锁愁庭院。剩回肠后,无语移时,者回相见。 注释: 1. 寂寞苔枝:形容苔枝上的花朵虽然美丽但没有人欣赏。 2. 断无人处:指花在没有人的地方独自开放。 3. 向来开谢
这首诗的译文是: 烛光摇曳着红色的光辉,芳菲的花朵却无人欣赏,更没有鹃鸟在寂静中哀啼。五更时分,我独自坐在冷清的房间里,听着钟声回荡在耳边,心中充满寂寞和凄凉。 愁雨愁风吟唱着我的悲愤,东皇太一,你何曾真正理解过我心中的痛苦?我的诗稿已经蚀刻得斑驳不堪,象管也被磨损得干枯了。在这幽暗的窗户旁,斜照进来的光照亮了我孤独的身影。 就算阴晴不定,我也要努力睡醒,因为我已经厌倦了这种颠倒的生活
诗句原文: 明月寺前明月夜,依然月色如银。 明明明月是前身。 回头成一笑,清冷几千春。 译文: 明月寺的夜晚,月光明亮清澈,宛如银色的银子。明亮的月亮是前世的化身,我回头望去,忍不住笑出声,那清凉之感仿佛已经经历了千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的诗。首句“明月寺前明月夜”,描绘了寺庙前的月夜景色,月光皎洁,如同白银般洒满了整个场景。接下来的句子“明明明月是前身”
【注释】 黯金猊:黯淡的金色香炉。冷后:燃尽了,用完了。爇(ruò):点燃。 心字氤氲:指香烟缭绕如心形。都如带眼:像带着眼睛一样。息息偷移:慢慢地移动。 单栖:独自栖息,孤单地栖息在一起。 清磬(qìng)返魂时:清脆的铜磬声唤醒死者的灵魂。返魂,灵魂返回人世。 一寸相思灰尽:一缕相思之情化为灰烬。寸,极短的距离,比喻极微的距离。 消凝:愁思郁结不解。待与谁:等待和谁说。谁,疑问词,指“我”。
【注释】 莎 :莎草。 隐 :隐藏。 苇低萤点:芦苇丛中萤火虫飞舞。 凄 :悲伤、愁苦。 鹭乡 :《庄子.秋水篇》中有“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若吾犹可以系之所,梦焉觉而后寐;觉而后寐,数艴风涛而求系矣,不既掉而以之有所适,遂往而不返。人从而誉之,彼以为呢,世之真赏我者乃在也。” 素波摇瞑(míng):素波,即素月,这里指月光。暝:傍晚。 那容消受:哪能经得起。 消受:经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题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进行概括。如“水映疏帘”一句写雨景,“蕉窗过”点出时令,“篝灯四壁散琴书,冰盘小榻陈瓜果”写夜宴,“怪鸟惊啼,飘萤湿堕,栀香荷气纷重裹”则写夜宴中的自然景物和氛围。“只馀渔子未成眠”是说只有渔民还在睡觉,“苇间一霎流星火”则是说只有苇丛中才看得见星星在燃烧的灯火。 【答案】 示例: 水映疏帘,花围密坐
【注释】 一萼红:词牌名,又名“绿杨春”、“一剪梅”。双调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上片第二句、第四句,下片第三、第四句为对仗。 浔:水名,源出江西修水县。这里泛指长江之滨。 轻烟染柳:烟雾轻笼着岸边的柳树。 新绿乍成阴(yín):春天的嫩绿色刚刚布满江岸。 荒垣:废败的城墙。 摧襟:衣衫被风吹得贴身而近。 沙禽:沙滩上的鸥鹭。 故郡:旧时州郡,此处指故乡。 少年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