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
【注释】 黄妃塔:在河南开封,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女儿所筑。 八声甘州:词牌名。此调有两体,一为双调九十九字,前片五仄韵,后片六平韵;一为长调一百零二字,前后两片各五仄韵。 补经园:指修补残缺之经书的园地。 剔残砖秋雨逗苔斑:用残砖砌成的经书园中,秋雨滋润着苔藓斑斑的砖头。 素缣(jiān):洁白细薄的丝织品。 零僧剩佛:指佛教中的零散僧人和遗留下来的佛经。 琳琅:形容美玉。 殷勤补缀
【注释】 蠹蚀蛮笺:指书信被虫蛀。图穷锦字:指写在信中的情意。回肠转处:形容心情极为忧伤。逃禅:指逃避现实生活,寄情于佛门。洗尽:洗净、消磨。春随恨逝:春光也随着人愁苦而消逝。牵怀:牵挂、思念。音书:消息,书信。从今:从现在开始。莫:不要,不要相逢。相逢:相遇。惟有:只有。 赏析: 此词为作者与友人间的一首赠答之作。上片写自己对朋友的挂念之情;下片写朋友对自己的处境的同情
南乡子 相见靥双嫣,红洗秋妆晚更妍。谁画长眉青入鬓,连娟,难得天然是偶然。 移近晚晴边,微袭秋衣淡淡烟。欲问经年多少恨,无言。修到天怜可自怜。 这首诗由五代时期著名的词人李珣所作,描绘了一位南方少女偶然遇到一位少年的一见钟情之情事。诗中不仅刻画了少女天真无邪与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还巧妙地通过几个富有个性的行为动作来展现其内心世界。下面将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及深层含义: 1. 诗句释义
【注释】 镇:使动。使…镇守。残山雨:指风雨摧折了山的形体,山也失去了原有的形态。耐:忍受。何心:哪有心思。倦津梁:厌倦了渡河之险。霸图衰歇:霸业衰落。龙沉凤杳:比喻英雄失势。钱唐:杭州,当时为南宋都城。尔大千:指佛教所说的无边世界(即佛国)。弹指:弹指之间。金装:指黄金装饰的宫殿,这里借指佛国。恒沙数:极言多,极言少。难抵悲凉:抵不过悲凉凄惨。慰我湖居望眼:安慰我住在湖上的心境。湖居
六丑 · 海裳 记嬉春酒醒,有绝代、秾华初识。怨风正狂,残妆欹翠幂。零落谁惜,越见丰姿好,晓来清露,浥袖痕都湿。强扶倭堕终无力,愁乱丝垂,红凝泪滴。凄惶几回凭立,尽芳阑叩遍,幽恨无迹。流光虚掷,又天涯远隔。 注释: 1. “欢春”:欢乐的春天。 2. “绝代”:世上无双。 3. “怨风”:怨恨风。 4. “欹翠幂”:斜倚着绿色的面纱。 5. “零落”:飘零。 6. “丰姿”:美好的体态或姿态。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凌波舞”、“秋蕊珠”、“忆萝裙”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上片第一、二两句为上下片的过片。起骛(wù):腾飞。孤标:高傲的品格。蜕身:脱去身体。 【译文】 云缝里铺着金光,霞边升起彩凤。十年魂梦凭依的地方啊!人天一样损了高标,脱去身体何苦去诸天?残红一片伤心树!向来凄惨送黄昏,只今凄凉无根据。 【赏析】 《踏莎行》,词牌名。本篇是作者晚年之作
【注释】 乙丑:宋孝宗乾道七年。行在所: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小石斋:作者居所名。海裳:花名,牡丹别称。 【赏析】 上片写春日牡丹盛开,而闺中人独守空闺的哀怨之情。起句“幽斋客思,长傍愁阴”二语点明女主人公独居幽深的书房,她思念远行的丈夫,愁闷满怀,愁绪萦绕于心,难以排遣。三、四句“乍迎得芳姿多丽,睡足妆严”二语,以“乍”字和“妆严”二字表现女主人公惊喜与兴奋之情,她刚刚看到牡丹花开
【注释】 如此凄迷如此夜:如此,如此这般;凄迷,寂寞凄凉。 闲廊闲客闲行:闲行,闲逛。 暗芳开堕静无声:暗香在夜间飘落,却寂静无声。 人天都未觉:指人世间的万物都没有觉察到。 心动自堪惊:内心激动到极点,以至于感到恐惧。 未必有情天已老,一钩眉月还生:未必是无情,但天色已晚,月亮又升起了。 人间无赖是深更:指人间最无赖的时刻是深夜。 评花月色:评论这花与月的景色。 泪眼未分明
《花犯·沪寓桃花盛开》是宋代词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春景,下阕抒情,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江南的思念之情。 译文: 近高楼,浓妆艳丽的脸庞,梦中见到时还带着淡淡的妆容。红色的花朵缀满枝头。冷冽的风中我独自倚靠在窗边,飘零的花落得令人欣慰。可惜的是昨天早晨轻轻辜负了时光,阳光高照时我还盖着被子。 年年对着花更换心情,西泠桥梦断后,更加憔悴。新涨的绿水,余愁与雨和烟雾一起飘坠下来。长相忆
诗句:花近高楼恰未知,朝来忽见最繁枝。 译文:花树靠近高耸的楼房才刚刚发现,清晨突然看见最茂盛的树枝。 赏析: 这首浣溪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用细腻的语言捕捉了大自然的美丽瞬间。“花近高楼恰未知”开篇就设定了一个静谧而优雅的环境,高楼之上,花树悄然生长,诗人还未察觉其变化。随着时间的推进,“朝来忽见最繁枝”展现了一个转折,早晨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