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斋客思,长傍愁阴黯黯。乍迎得、芳姿多丽,睡足妆严。烛底分明,羞侬丝鬓镜中添。争如不见,几回独语,空赋香奁。
尽护幔纱,迷蒙雾重,料峭风尖。算犹胜、梨花孤馆,卧雨厌厌。堆枕红云,更无春梦到江南。几时嫣笑,日长风定,尽卷湘帘。

【注释】

乙丑:宋孝宗乾道七年。行在所: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小石斋:作者居所名。海裳:花名,牡丹别称。

【赏析】

上片写春日牡丹盛开,而闺中人独守空闺的哀怨之情。起句“幽斋客思,长傍愁阴”二语点明女主人公独居幽深的书房,她思念远行的丈夫,愁闷满怀,愁绪萦绕于心,难以排遣。三、四句“乍迎得芳姿多丽,睡足妆严”二语,以“乍”字和“妆严”二字表现女主人公惊喜与兴奋之情,她刚刚看到牡丹花开,就惊喜地发现牡丹的美丽。接着,以“烛底分明,羞侬丝鬓镜中添”二语写自己梳妆打扮的情景。“烛底分明”是说灯下牡丹开得非常艳丽,“羞侬”即羞于见人,也指羞涩。“羞侬”二语,既写出了牡丹之艳,也写出了女子的羞涩。五六句“争如不见,几回独语,空赋香奁”,写自己因不能与心爱的人相见而感到遗憾,又想到自己独自面对香奁,不禁伤心落泪。此句是说,如果能够不见到他而独自对着香奁流泪该有多好呀!

下片写女主人公独处空闺时对丈夫的深情思念。首三句“尽护幔纱,迷蒙雾重,料峭风尖”,“尽护”即全遮,“料峭”为形容春日的寒意,“迷蒙雾重”形容牡丹花浓密、娇嫩、朦胧的样貌。三四句“算犹胜梨花孤馆,卧雨厌厌”,“算犹胜”是说牡丹花虽不如梨花那样清雅,但它的香味却胜过梨花。三四两句写自己独处空房,百无聊赖,只好卧听雨打牡丹花的声音。五六句“堆枕红云,更无春梦到江南”,“堆枕”即枕头压着被子,“红云”喻指花瓣,“春梦到江南”即春梦回到江南。此二句写女主人公在寂寞的夜晚中,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只能梦见远方的丈夫。最后一句“几时嫣笑,日长风定,尽卷湘帘”,意思是什么时候能和亲爱的人欢聚一堂呢?等天长日久,秋风渐起,天气转凉时,我们再一同推开窗帘吧!”这二句抒发了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了盼望早日与爱人团聚的心情。

但笔法委婉含蓄,不直接抒写闺中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是从牡丹花写起,用牡丹花比女子的容貌,用花香比喻自己的感情,借物抒情,将女主人公内心的哀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通过描写女主人公孤独寂寞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丈夫深深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