剔残砖秋雨逗苔斑,寒灰拨经香。启素缣密裹,零僧剩佛,字字琳琅。试与殷勤补缀,化蝶半飞扬。百纳家风旧,功抵娲皇。
堪叹人天漏果,竟酬忠恩宴,轻送君王。有冬青遗恨,一例感兴亡。问世尊、真如解脱,甚当年、悲泪海潮凉。空输与,麻沙书客,持伴灯窗。
【注释】
黄妃塔:在河南开封,为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女儿所筑。
八声甘州:词牌名。此调有两体,一为双调九十九字,前片五仄韵,后片六平韵;一为长调一百零二字,前后两片各五仄韵。
补经园:指修补残缺之经书的园地。
剔残砖秋雨逗苔斑:用残砖砌成的经书园中,秋雨滋润着苔藓斑斑的砖头。
素缣(jiān):洁白细薄的丝织品。
零僧剩佛:指佛教中的零散僧人和遗留下来的佛经。
琳琅:形容美玉。
殷勤补缀:非常认真地去修补。
化蝶:比喻经文经过整理、修复,重新焕发光彩。
百纳家风旧:指家传的读书风气。
纳:接受;家风:家传的风气、风尚;旧:过去。
娲皇:传说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女帝,即伏羲氏的妻子女娲。
冬青遗恨:指因冬青树而遗留下的遗憾。冬青,即银杏。
真如解脱:佛学上指真实无妄的真理与解脱的境界。
悲泪海潮凉:指因佛教故事中悲悯众生而生的泪水如同海水一样清凉。
麻沙书客:指古代以抄写经书为业的书商。
输与:给予。
《庄子·外物》:“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女儿修建的黄妃塔中的“补经园”。作者通过描写经书园中的情景,抒发了他对历史沧桑、人事沧桑的感慨。全词以经书园为载体,将人世的沉浮、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传承浓缩其中,意境深远。
上阕起句点出“补经园”,由“黄妃塔”引出,交代出题旨所在。“剔残砖秋雨逗苔斑”二句,由黄妃塔中“补经园”写起,描写出“补经园”的荒凉破败景象。“启素缣密裹,零僧剩佛,字字琳琅”三句,写经书园中经书的状况。“启素缣密裹”,指打开素净的丝绸包裹,露出里面的经书。“零僧剩佛”,指佛教中的零散僧人和遗留下来的佛经。“试与殷勤补缀,化蝶半飞扬”两句,写自己修补这些经书的过程。“殷勤补缀”是指自己很认真仔细地去修补这些经书,使之得以完整;“化蝶半飞扬”则是指自己像蝴蝶一样飞升而去,完成了使命。“百纳家风旧,功抵娲皇”一句,承接上句,进一步描绘出自己修整经书的过程。“百纳家风旧”指的是家传的读书风气;“功抵娲皇”则是说自己的功绩能够与女娲相比拟,这既表达了对女儿的赞美,又表明了作者自己对女儿的期许和期望。
过片承“功抵娲皇”而来,继续描写“补经园”中的场景。“堪叹人天漏果,竟酬忠恩宴,轻送君王”几句,是对世事苍凉、人生无常的感叹。“堪叹”二句,写出了世间的人世间事,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生了变化,甚至有些事情的发生,都像是上天安排的那样,让人无法抗拒;“竟酬忠恩宴”,则是指那些忠诚于国家的人最终会得到回报;“轻送君王”,则是指那些君王们最终也会被人们所抛弃。“有冬青遗恨,一例感兴亡”两句,是对历史兴亡更迭的感慨。这里的“冬青遗恨”,是指因为冬青树而产生的遗憾;“一例感兴亡”则是指所有的兴衰更迭都是同样的道理。这里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结尾两句“问世尊、真如解脱,甚当年、悲泪海潮凉”则是对佛法的领悟和赞叹。这里的“问世尊”,是向佛祖请教的意思;“真如解脱”则是对佛法的领悟;“悲泪海潮凉”则是对佛经中悲悯众生而生的泪水的赞美。这里的“海潮”,既可以理解为大海的波浪,也可以理解为佛经的海洋,寓意着佛法无边,浩渺无垠。
整首词以经书园为主题,通过对黄妃塔中“补经园”中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沧桑、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佛法的领悟和赞叹。词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佛法的领悟。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