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峤
《更漏子》 春夜阑,更漏促,金烬暗挑残烛。惊梦断,锦屏深,两乡明月心。 闺草碧,望归客,还是不知消息。孤负我,悔怜君,告天天不闻。 注释: - 《更漏子》:词牌名,是唐教坊曲之一。 - 春夜阑:春天的晚上已经过去一半了。 - 更漏促:更漏(古代计时工具)急促地催促着时间流逝。 - 金烬暗挑残烛:金色的火油在灯芯上燃烧,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半边屋子,只剩下一根快要燃尽的蜡烛。 - 惊梦断
诗句释义 1 感恩多 - 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 2. 两条红粉泪 - 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象征女性情感的色系,"红粉泪"形容泪水如红色的花瓣一般鲜艳,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3. 多少香闺意 - 香闺指的是女子的闺房,"香闺意"暗示了深深的思念和渴望。 4. 彊攀桃李枝 - "彊"表示勉强,"桃李"在此处可能象征着美好但遥不可及的爱情或者理想。"彊攀"说明尽管内心有着强烈的愿望
【注释】 1. 南浦:泛指南方的渡口。 2. 丁香结:形容愁苦的心情如同丁香花一样,结了又解,解了又结。 3. 鸳衾(yuān qīn):鸳鸯图案的被褥。 4. 烟雁:指书信,因为古代人用信鸽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所以称书信为“信”。 5. 礼月求天:指通过各种方式向月亮祈求,希望得到上天的保佑。 6. 知我心:了解我的心情和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诗人从南浦分别后
【注释】 横塘:池塘。小园:园林。惆怅:失望、伤感。翠愁红恨:指花落时的景象。狂夫:意指不拘礼法,性情豪放的人。嗔燕语:责怪燕子说话。金线缕:绣有金线的丝带。锦字:用彩色丝织成的字。过与:送给某人的信物。 【赏析】 《木兰花·春入横塘摇浅浪》是一首闺情词。上片写女子的春愁,下片写男子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全词以“情”为中心,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追求。 词的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春景图。春天来临,阳光明媚
以下是对这首《菩萨蛮·玉钗风动春幡急》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玉钗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 “玉钗”指女子头上戴的发饰,“风动春幡”可能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和节日的氛围。“交枝红杏”形容了春天中树木和花朵的繁盛景象。“笼烟泣”可能描绘了这些景物在细雨中的模糊轮廓。 2. 楼上望卿卿,窗寒新雨晴。 “楼上望”表现了女子站在高处眺望远方的情感
【注释】 杨柳枝:乐府《杂曲歌辞》有《杨柳枝》曲,多写离别之情。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末上青:指解冻后春风吹拂,万物复苏。垂罗袖:指妇女在春风中披着飘动的罗衣。卿卿:亲昵的称呼。无端:无故,无缘无故。袅娜:柔美的样子。临官路:来到官衙的路上。舞送行人:以歌舞为伴,送别远行者。 【赏析】 唐教坊曲,属“商调曲”,本意作“折杨柳”。词牌名见五代前蜀赵崇祚所编《花间集》
《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性在夏夜中的闲适生活,展现了她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诗句释义: 1. 玉炉冰簟鸳鸯锦:玉制的炉台,冰凉的簟席,上面铺着鸳鸯图案的锦缎。这些细节描绘了室内环境的清凉和雅致。 2. 粉融香汗流山枕:脸上的妆容融化了,汗水从山形枕头上流下。这里的“香汗”指的是女性的体香
注释: 南浦情,红粉泪,争奈两人深意。低翠黛,卷征衣,马嘶霜叶飞。 招手别,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书托雁,梦归家,觉来江月斜。 译文: 南浦的离愁别绪,红颜女子的悲伤泪水,都比不上两人深深的情感。低垂的眉毛画得如同翠色,卷起的衣衫在寒风中飞舞。马儿嘶鸣的声音与飘落的枫叶交织在一起。 挥手作别的情景,令人心痛不已,仿佛回到了去年的季节。书信寄托着思念之情,而梦中却回到了家乡。醒来时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记得去年” - 时间背景:指的是过去某个具体的日期或时期。 - 情感寓意: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回忆。 2. “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 - 地点:杏园,一个著名的赏花地点。 - 活动:人们在杏园中赏花,享受春日的美景。 - 自然现象:描述天气晴朗,气温适宜,使得花朵盛开。 - 感官体验:通过“烟暖”形容春风拂面的舒适,而“雪飘香”则增添了一种唯美的浪漫气氛。 3
菩萨蛮 · 风帘燕舞莺啼柳 风帘燕舞莺啼柳,妆台约鬓低纤手。 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故故坠金鞭,回头应眼穿。 注释: 1. 风帘燕舞莺啼柳:风吹着帘子,燕子在飞舞,黄莺在啼叫。 2. 妆台约鬓低纤手:在梳妆台前,女子轻轻地将发髻挽起,手指细长。 3. 钗重髻盘珊,一枝红牡丹:头上的发饰很重,髻盘得如珊瑚般美丽,而一枝红色的牡丹花正盛开。 4. 门前行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