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凉夜 金气已呈秋,新凉入梦幽。 闺人砧欲动,侍女扇将收。 玉露清瑶簟,银河绕画楼。 更怜今夜月,隐隐树西头。 译文: 夜晚的凉意已经显现出秋天的气息,凉爽的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幽静的感觉。 家中的妇女正在捣衣,似乎听到了砧声,而侍女们也在收起手中的扇子准备入睡。 月光如玉露般清凉,洒在白色的纱床上,仿佛可以看到银河绕着精致的楼阁缓缓流动。 最让人怜惜的是这一轮明亮的月亮,它在树林的西边缓缓升起
【译文】 短亭下景色迷人,引我凝视吟哦。 疏落的树木透出寒色,薄烟飘荡在夕阳里。 秋气空山使人感到衰老,江水远隔让人更添愁绪。 忽然兴起匡庐山景,白云生起薜萝丛。 【注释】 1. 短长亭:指古时设在驿站旁的小亭子供行人歇息之用。2. 引睇(yǐn wěi)入吟哦:即引而长吟。3. 疏落:稀疏的样子。4. 寒色:冷色调。5. 夕波:傍晚的波浪。6. 老:衰败。7. 忽动:突然触动。8. 匡庐
【注释】 1.《奉赠》:古体诗的一种,是向人赠别时所写的诗。胡少参:即胡旦,字仲光,唐代官员,曾任陕藩节度使,后因功封相国。督饷:监督军队的粮饷。 2.霁色望秦山:天气放晴,远望秦山。霁色,雨过天晴,天空放晴的景象。 3.渭川:渭河之畔。渭河发源于甘肃,流经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注入黄海。 4.去国:离开国都,指离开朝廷。 5.老大独筹边:年纪已大的人,独自承担边防任务。 6.相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游虎丘”的译文、赏析等,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赏析。“春入翠微深”“老树积古色”,描绘了春天的景色。“相携木上座,来礼石观音”,写与友人一同来到寺内,拜谒佛像。“默坐契禅心”,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答案】 译文:春天到来,山间绿意正浓。春风吹拂着游人的襟袖。我们相约到山顶的石佛寺去参拜。老树长满岁月的沧桑
夏夜舟中 画舫暮来过,风传《子夜歌》。 簟纹凉更净,荷气夕偏多。 落月斜筝柱,流萤拂扇罗。 此中无限意,其奈曙钟何。 译文: 夏夜的船划过水面,传来了《子夜歌》的歌声。竹席上的花纹清凉而洁净,荷花的香气在傍晚时分尤其浓郁。落月斜挂在筝柱上,流萤在扇面上飞舞。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我有许多感慨,却又无可奈何地面对清晨的钟声。 注释: - 画舫:指装饰华丽的小船。 - 风传《子夜歌》
【注释】: 1. 寻梅 - 寻访梅花。 2. 策杖度林塘 - 拿着拐杖走过树林和池塘。 3. 幽寻犯晓霜 - 在幽深的地方寻访,遇到了早晨的霜。 4. 临池疑掩映 - 靠近水池时似乎被遮掩了。 5. 傍竹畏遮藏 - 靠着竹林时担心会被遮住。 6. 款曲敲僧舍 - 绕着僧人的房子轻轻敲。 7. 徘徊绕苑墙 - 环绕着花园的墙壁走。 8. 好携三弄笛 - 想要带着乐器吹奏三遍。 9. 树底为催妆
【注释】 杜宇:杜鹃鸟,相传其叫声似"不如归去"。 尔自无归处:你本来就没有家,无法回到自己的国家。 何须苦劝人:为什么苦苦劝导别人? 烟深青嶂晓:烟雾弥漫的山峦在晨曦中显得更加幽深。 任是心如铁:任凭你内心像钢铁一样坚强。 闻时亦怆神:听到这些也会使人感到悲伤和惆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杜鹃鸟鸣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灭亡后人们命运的关切与忧虑以及个人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无奈
注释 1. 朝来微雨罢,何处可寻春。:清晨的微雨过后,我四处寻找春天。 2. 冰散池容动,烟销柳意新。:冰冻的池塘开始解冻,水面上波纹荡起;烟雾消散,柳树仿佛也换上了新的生机。 3. 穿林听莺远,度陌问花频:穿过树林倾听黄莺的啼鸣,走过小道频繁地询问花儿的信息。 4. 但觉相逢处,情亲似故人。:只感觉到我们相逢的地方,情感亲密得就像老朋友一样。 赏析 这首《寻春》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行的具体解释,以及每行的注释和赏析: 1. 能白更兼黄:这里的“能白”指的是兰花的颜色之一,即白色的花;“更兼黄”,则暗示了另一种颜色——黄色。这两句诗表达了兰花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 无人亦自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没有人欣赏,兰花也能独自散发出它的芬芳。这里强调了兰花的美丽不需要外界的评价或赞美,它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存在。 3. 寸心原不大
三山标海裔,五岳名中州。 安知金马碧鸡外,乃有点苍千仞之神丘。 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郁郁蟠荒陬。 阴崖犹遗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 禹乘四载尧为忧,穷源不过岷山幽。 穆满驱车度黄竹,瑶池觞酒空淹留。 秦皇东封汉西祀,汾阴社首纷悠悠,惜哉兹山谁见收。 圣人开天四海一,大开明堂朝万国。 九州之外更九州,山经海图不可极。 輶轩四出如流星,却视点苍同内域。 我昔待诏金门前,送僧曾赋还山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