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注释】: 天香:即《天香》,为咏茉莉花的词,此词写茉莉花在风轮扇动下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 电烛笼纱,风轮替扇,良宵顿减秋暑。擘藕丝长,穿莲薏在,不比向时樽俎。感甄洛浦。怕平视、刘桢未许。鸡舌偷含麝香,分佩自怜奇遇。 电烛,指蜡烛;笼纱,罩子。风轮,即风扇。洛浦,即洛神,曹植《洛神赋》中的女子。甄洛是洛神的别名,刘桢是曹魏时期的诗人,两人都曾写过《洛神赋》。 清商,即清凉的商乐,这里泛指各种乐曲
更漏子 一江风,三日雨。黯黯别离情绪。帆去疾,雁归迟。连天衰草时。 相思极,终无益。悔把玉环轻掷。环易缺,玦难圆。寸心私自怜。 注释: 【更漏子】词牌名,本为宫调名,后用作词调的曲牌。双调七十六字。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但以平韵为主。《金奁集》入“越九”格,《乐章集》、《琴趣堂琴趣外编》入“中吕宫”。 一江风:形容江水流动的样子。 三日雨:形容雨下得久长。 黯黯别离情绪:指离别时心情黯淡
更漏子 慵梳妆,罢熏香,睡起又添新困。斜汉没,晓烟横,归鸿三两声。 愁如海,梦千里,江上早生秋意。风动屋,浪催舟,莫登江上楼。 注释: 1、更漏子:词牌名,又名“金错刀”。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前后片各两仄韵,一平韵。 2、更漏子:词牌名,又名“金错刀”。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前后片各两仄韵,一平韵。 3、罢熏香:停止点燃的熏香。 4、慵傅粉:懒于化妆,即不梳妆打扮了。
看茫茫巨浸拍天浮,高原总成河。 任山林薮泽,不逢魑魅,却见蛟鼍。万姓田庐漂荡,粒黍更如何。 郑侠流民意,图画难摹。 回想汉家物力,值秋风瓠子,一例悲歌。念九州疏凿,才信禹功多。 幸年年、如云畚锸,筑金堤、千丈玉嵯峨。从今始,奠鳌基稳,沧海无波。 【注释】: 1. 八声甘州:词牌名。 2. 茫茫:广阔无边。 3. 巨浸:大水,泛指黄河。 4. 高原:山高平的地方。 5. 总成河
鹊桥仙·七夕 届新秋、华灯映蟾光,陌上飞度。敞琼楼、翠娥凭肩私语。从来佳偶缱绻誓,肯同朝暮。天意忍,定越岁经年,暂教欢聚。道远又横片渚。 想凝眸、自含啼雨。良会短、见时已嗟迟误。深宵寂寂风露。况鹊桥无据。笑他针女,替双星延伫。 【注释】 (1)届新秋:到新秋季节。届,到达。 (2)华灯:华丽的灯饰。 (3)蟾光:月色。 (4)陌上:田间小路。 (5)敞琼楼、翠娥:敞开的高楼,翠绿的美丽女子。敞
【赏析】 此词上片写楼观,下片抒情慨。起句写楼阁高耸入云。“杰阁巍台气象通”点明地点,写登临楼阁所见。“星辰原只隔房栊”,是说天之广大,与楼阁之高大相比,显得渺小了,这既写出了楼阁的高峻,也暗喻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忧虑。“檐前暗堕三更月,海上斜驱七级风”二句,写楼阁四周景物,以景寓情,寄寓了作者对朝廷的担忧:天象如此变化,国家前途如何?下片抒情议论。“人不寐,思无穷”二句承上启下,写作者夜不能寐
注释: 谁不是人子? 得报慈恩能有几? 树静风摇,万古吟成恨未消。 觥觥我友。 戎马驰驱亲白首。 欲驻春晖,长见丹青事已违。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上片写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谁非人子”点明自己与古人同为有国忧民之心的人,而所报之恩却只有一死而已;“树静风摇”四句写自己虽身在战乱中,却仍不忘国家,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土。下片写诗人对友人的怀念,“欲驻春晖”,意思是希望友人能留在自己的身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语言风格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千里飞行杀敌,鸿雁阵,鹳鹅军”意思是:千里之外进行空战,如同飞鸟的队形,如大鹏一般。这是对孙光宪《鸡禄山前词》中“万里长征人未还,但见雁行皆过远”诗句的改写和拓展,将战争的残酷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 “乱浮云”是说战场上烽烟四起,一片混乱。 “步骑更闻皆捷,残羌无处奔”意思是
注释: 顾眄英姿飒爽,挥手去、远度燕辽。祖帐风回尘似洒。 英姿飒爽,挥手告别,要远赴燕辽之地。祖帐中吹动的尘土犹如洒落。 将军立马。统貔貅,行广漠。野宿。吹角。征旆萧萧。 将军骑在马上,统领着勇猛的貔貅之师,行进在广袤无垠的原野上。夜晚住宿,吹响战号。 译文: 看着英姿挺拔的将领离去,挥挥手,要远赴燕辽之地。祖帐中风动,尘土仿佛被扬起。将军骑马立于阵前,统率骁勇的军队,行进在辽阔的草原上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在成都时所作,抒写了他怀念故国、感伤流落的情怀。 上片起首三句写梦中行云和嘉陵江上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清冷寂寞的氛围。“伶俜”指孤单凄凉,“自怜”则写出了自己对身世的感伤。“江梅开早”点明季节,也暗示自己漂泊异乡之苦。下三句回忆旧事,表现了对自己美好年华的追忆。“簪花盈髻”,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漂亮。“是谁年少”,即问:是谁当年如此年轻美貌呢? 过片三句写梦境中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