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注释】 过眼烟云忽若驰,投闲林壑雅相宜。飘风踪迹青蝇管,素月心情白堕知。学道还应输意怠,无权争拟问穷奇。近来解识逍遥趣,溟海蓬蒿信所期。 【赏析】 《遣怀五首》,组诗,共十首。此为第五首,是作者晚年的一组自咏之作,写诗人退居江湖、超然物外的闲适情趣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过眼烟云忽若驰,投闲林壑雅相宜。” 这两句诗是说:看那眼前的烟雾云霞像马跑一般飞快地逝去了,我退居林泉,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注释: 杜门:闭门。 小病杜门殊不恶,静中一倍爱秋清。 微寒床下王孙急,细雨篱根稚子生。 静觉诗怀增搅乱,贫馀酒债费经营。 新来自笑耽工课,半夜披衣看月明。 译文: 身体不适却闭门不出,静坐中更觉得秋天的清爽。 床下微寒让人感到着急,细雨打在篱笆上让稚子出生。 闲下来感觉诗兴更浓,但因贫困酒债需要经营。 自笑近来过于沉迷工作,半夜起来看月亮也显得明亮。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因身体不好,闭门不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荞花开处朦胧远” - 解析:“荞花”是指荞麦的花,通常在春季盛开,其花形小巧而密集。这里的“朦胧远”形容的是花朵在远处显得朦胧不清,给人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感觉。 2. “春雪轻埋草半青” - 解析:“春雪”指的是春天降落的雪花,它们覆盖在大地上,使得大地呈现出一片白色
注释: 过郡城故座主冯文毅公宅:路过冯文毅公的家。冯文毅是明代人,曾任南京大理寺少卿、兵部右侍郎,因事被贬为贵州参议。冯文毅曾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至四十五年(1617)任云南按察使。 难凭楚些遣离忧,摇落非关怨素秋:难以用《楚辞·九歌》中的悲切之音来排遣离别的忧愁,秋天的萧索与我的离愁别恨无关。 梦断云烟还北阙,醉馀城郭忽西州:我梦见自己在飘零的云雾中回到北方的宫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综合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关键词“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给出答案。 “朔云”句的意思是:北方边塞的归鸿思念故乡之情,飞越重山,直上霄汉。“凭阑”二句的意思是:傍晚时,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百感交集,愁绪难消。“岂有”三句的意思是:难道是功名利禄折损了官职吗
垂至莱州兴尽却返 海天遗兴竟如何,返辔真成此浪过。 万里沙头风色迥,三神山上夕阳多。 餐霞食枣元无分,弹铗思鱼漫作歌。 归去清真堪自守,不将身事问沧波。 注释: 垂至莱州兴尽却返:我到达莱州后,兴致已尽便返回了。 海天遗兴竟如何,返辔真成此浪过:海天之间留下我的遗兴究竟如何?返回的马车真成了这汹涌的波浪一般。 万里沙头风色迥,三神山上夕阳多:在万里沙洲的尽头,风色迥异;三神山之上,夕阳更加灿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通过景物抒发情感,同时还要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手法等来分析。 1. “启明煜煜沈东方”一句中“启明”,即启明星,是黎明前天空的先照者,所以叫“启明”;“煜煜”,指光亮的样子;“沈东方”即黄昏时分太阳西沉到地平线以下。此句描写了日出时天边的景象,写出了日出时刻的景色。 2.
乍看晓色漾帘钩,不觉轻寒着布裘。 风力峭于秋扇发,雨丝细若夏蚕抽。 分从浊酒寻前醉,耻向东君诉旧愁。 有约山椒探花信,春情争被梦勾留。 注释: 1. 乍看:突然一看。晓色:早晨的景色。漾帘钩:轻轻摇曳着窗帘。 2. 不觉:没有察觉。轻寒:微寒。着:穿着。布裘:布制的衣服,即棉衣。 3. 风力峭:风力很大。秋风扇发:像秋天的扇子被风吹得猛烈。 4. 雨丝细若夏蚕抽:雨丝像夏蚕抽丝一样细腻。 5.
昌乐道中 轣辘轻车不动埃,营陵旧社晓徘徊。 青林白露微茫下,丹岸黄花琐碎开。 城日初悬遥海色,野风偏向晚秋哀。 行人莫讶宵衣急,要踏鹰扬赐履来。 注释: 轣辘(wěi lu)轻车不动埃:形容车行驶时没有扬起尘土,很安静。 营陵旧社:营陵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所在。旧社即故都长安。 青林白露微茫下:青林指的是树林中的树叶在清晨被露水打湿后呈现的颜色,微茫则表示模糊不清,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注释】 自郡归:从郡中归来。多病:久病。索居:独处。两月:两个月。未(wéi)著笔:没有写文章。雪后:《全唐诗》作“雪初”。将赴新城:将要到新城去。遽(jù)成长句:突然写成长句子,即急就之作。 【译文】 我自从回到郡中以来,身体很不舒服,长时间独居,两个月来都没有写下过什么。在秋后的一场大雪过后,就要到新城去,于是立刻写成了一首长诗。 我的病来以后,诗思不胜秋天的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