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花开处朦胧远,春雪轻埋草半青。
豆荚肥时纷历乱,错疑蔟叶总蚕形。
有年比屋迎田祖,无事从余说孝经。
传语霜风须着意,安排醉眼眺林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风光画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1. “荞花开处朦胧远”
- 解析:“荞花”是指荞麦的花,通常在春季盛开,其花形小巧而密集。这里的“朦胧远”形容的是花朵在远处显得朦胧不清,给人一种宁静而又遥远的感觉。
2. “春雪轻埋草半青”
- 解析:“春雪”指的是春天降落的雪花,它们覆盖在大地上,使得大地呈现出一片白色。而“草半青”则描绘出草地被春雪覆盖后,部分仍带有绿色的景象,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而又略显冷清的画面。
3. “豆荚肥时纷历乱,错疑蔟叶总蚕形”
- 解析:“豆荚”指的是豆科植物的果实,通常在豆类作物成熟时会结出荚果。这里的“肥”指的是豆荚长得丰满、饱满。而“纷历乱”则形容豆荚繁密且杂乱的样子,让人误以为它们是蚕的形状。
4. “有年比屋迎田祖,无事从余说孝经”
- 解析:“田祖”在此处可能指的是农神或农业之神,象征着农业的重要性。而“无事从余说孝经”则表示作者在空闲时与朋友讨论儒家经典《孝经》,强调儒家思想对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5. “传语霜风须着意,安排醉眼眺林坰”
- 解析:“传语”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传递某种信息或建议。“霜风”则指的是寒冷的秋风,这里用来象征人生的艰辛和考验。而“安排醉眼眺林坰”则表示在经历了生活的艰辛之后,作者想要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6. 赏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田野的景象,以及作者在这个季节中的生活感受和思考。从荞花的朦胧到春雪的覆盖,再到豆荚的繁茂,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这是一首富有诗意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田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