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庐夜对德基族弟 庐(庐舍):指诗人的住所。德基:德基,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族弟。族弟:同族的弟弟。 五年终见汝,生死一峥庐。 五年:五年时间,即从诗人与族弟分别到诗人见到族弟这段时间。汝:你,指诗中的德基。峥(zhēng)庐:高大的屋子,指诗人的住所。 往事堂堂在,荒山莽莽馀。 往事:过去的岁月,指诗人在德基家的日子。堂堂:盛大的样子,此指德基家的日子。荒山:荒芜的山。莽莽:广大无边。余
诗句释义及赏析 月夜江行抵南昌 - 初一:农历初一(正月初一),此处可能指作者在新年的第一天。 - 春雨:指新年的第一场春雨,象征新的开始和生机。 - 晴江上:虽然有雨,但江面依然晴朗。 - 宵舟:泛指夜晚的船只。 岸回花气接 - 岸回:形容岸边的景象随着江水流动而变化。 - 花气:指岸边的花香。 - 接:连接、延续。 网卧月痕秋 - 网卧:比喻月亮倒映在水中如同被悬挂的网络一样。 -
【注释】 初卧股肱郡,还怜当代儒:初次担任太守时,仍然怀念当代的儒士。 采风心怵惕,去国梦模糊:在采集民风民意时,内心惶恐不安;离开家乡,心中充满迷茫和怅惘。 雁度边声切,鸡鸣士气孤:大雁南飞时传来边塞的悲凉声音,而晨鸡一叫,就感到士气消沉。 扶襟照岩穴,元化在斟濡:用手擦着衣襟,映照着岩石洞穴,就像在斟酌着酒一样。元化,指沈子培。斟濡,指饮酒。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把握关键信息,然后对所给的三首诗进行逐一解读。 本题要求赏析“雨夜携客就小舫取酒尽醉作”一句。此句为全诗的关键所在。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事。“溪涨飘歌尽”,写诗人与朋友乘小船来到溪边,见溪水上涨,于是放声高歌,直到歌声消失。“船灯听雨来”,写诗人和朋友又来到船上,只见四周一片漆黑
【注释】 峥庐楼望:站在峥庐楼上眺望。峥,高耸;庐,楼;望,眺望。 小立青苍满:在青翠的山峦间小立。 春阴更一乡:春天的阴云笼罩着全乡。阴,阴暗;更,更加。 雉翻山自合:山鸡翻过山峰,展翅飞翔。雉,雉鸡;合,合拢。 蛇出瘴能香:蛇从瘴气中出现,散发着芳香。 野哭衔杯见,檐题照鬓凉:野外哭声传来,带着酒杯的余温;房檐下挂着的灯笼映照在我的头上,使我感到很凉爽。 穿栽分手迹,桃竹尔成行:穿过田野
注释: 1. 有客垂垂老,还为肺腑亲。 - 有客:指客人。垂垂:形容年老。 - 还为:仍归。肺腑亲:非常亲近。 2. 无穷儒者事,顿隔眼前人。 - 穷:尽。儒者事:指儒家学者的事情。 - 顿隔:突然分开。眼前人:指眼前的人。 3. 祸乱行将及,泉台任更贫。 - 祸乱:指动乱、战争等灾难。行将及:即将到来。 - 泉台:指墓地。任更贫:任由更加贫困。 4. 几尘闲鼠迹,呵烛泪珠新。 - 几尘
诗句输出 译文与赏析 --- 汝来亦无事,两眼看闲人。 了了廿年在,駸駸萬态新。 注释解读: - 汝来亦无事:意为你的到来也无甚大事,表示一种随意和自在。 - 两眼看闲人:用“闲人”二字自嘲,表达了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意境。 - 了了廿年在:表示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 - 駸駸萬态新:形容变化万千、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变化的夜晚景象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喜郑苏龛迁四品卿沈爱沧除顺天府尹遂有此句酒边馀二子江海震惊之各有攀天梦宁为此世知汹汹安所定耿耿果能奇士气支天地吾言未敢私 我们需要逐句翻译这首诗。 1. "喜郑苏龛迁四品卿沈爱沧除顺天府尹遂有此句" —— 喜悦地庆祝郑苏龛升任四品卿,沈爱沧被任命为顺天府尹。 2. "酒边馀二子江海震惊之" —— 酒后余下的两位儿子,让江海都为之震动。 3. "各有攀天梦,宁为此世知" ——
闰五月十八日入西山谒墓抵峥庐宿 百日迷重至,山风写汝悲。 飘危成独老,呼吁竟何为。 草木扶天色,峦阿定雨丝。 更堪孤榻夜,灯火数儿时。 注释:闰五月十八日,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十五,这天作者入西山谒墓,在山中度过了峥庐(即峥嵘山)的一夜。百日迷重至,百日是指作者已经过了一百天了,而“重至”表明作者再次来到了这个地方,心情复杂。山风写汝悲,山风吹拂着,似乎可以听见你的声音,让人感到悲伤。飘危成独老
诗解: 首联:“盖公为上客,道论副渊谋。” - 这句描述了沈子培(或称盖公)在社交场合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上宾,他的道义观点与深邃的战略思想相匹配。"上客"指的是尊贵的客人,而"道论"则涉及道德和理论的讨论,"渊谋"意味着深远的谋略。 - “副”在这里表示补充或支持,“渊谋”则暗示了沈子培的见识或计划是深不可测且深思熟虑的。 颔联:“播荡诗书气,雍容士女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