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翔麟
【注释】 ①填桥:指临河的石桥。黄姑:指黄雀。池馆:指池边亭子。 ②娟娟:美好的样子。嫩筠(jùn):嫩竹的茎。扶蔓:支撑蔓生植物的茎干。 ③蝉纱:蝉蜕壳后剩下的皮,用它作窗纱。“碧窗未拓”,即碧窗未张。“停梭娇面”,即织布的梭子在织布机上停了下来,好像织布的女子娇美的脸面。 ④河畔:指临河的地方。烟消:指太阳落山后,水汽和雾气散尽。“一篙楫师”:指撑船的人。 ⑤螺子:螺壳,此处比喻花蕾。较深浅
【注释】 钓船笛渔庵:指钓鱼时听到的笛声。 最爱绿茸茸:形容草色碧绿如茵。 雨洗一番添翠:被雨水洗得更加鲜绿。 转过荻苗青处:从芦苇丛中经过,看到一片碧绿。 远看来无二:远远望去,一片碧绿,没有其他颜色。 眠云拥月不知年:像云、月一样悠闲自得,不知道年华如何流逝。 稳着几曾敝:意思是说它很稳固,没有什么可以使它破旧。 却笑制荷衣客:意思是讥讽那穿着荷叶制成的衣服的人,他们不懂自然的道理
诗句释义: 1. 钓船笛渔庵 - 描绘了一幅渔人在渔船上吹着笛子的画面,渔人居住在一个渔村里。 2. 叠就笋皮圆,只蔽春霖冬雪 - 形容渔屋的屋顶像竹笋的皮一样,既坚固又结实,可以挡住春雨和冬雪。 3. 若问九衢尘影,浑不曾飞入 - 如果你问我在繁忙的街道上看到的尘埃,那一定是因为没有人注意到它。 4. 偶然笭箸失携来,仰贮小鱼鬣 - 我偶然失去了一把笭箸,只能仰头把鱼鳍放在嘴里。 5.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写作手法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留客住·鹧鸪”中,“注释”“赏析”,然后依据诗句的内容进行赏析。 此词为留客之作。上片写鹧鸪之姿、色、性;下片则写其鸣声、动作、情意。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清新流畅,细腻传神,生动活泼。 鹧鸪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常与离乡背井的游子联系在一起,如辛弃疾《鹧鸪天》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
南楼令 镜里紫鸳鸯。双栖翠管长。桂钩斜、一片苍凉。何处画桡吹到也,听按曲,芰荷香。 小住折青房。红衣半卸妆。戏春纤、莲子抛将,惊醒并眠禽六六,齐飞上,缕金傍。 注释赏析: 镜里紫鸳鸯。双栖翠管长。桂花钩斜,一片苍凉。何处画桡吹到也?听按曲,芰荷香。 小住折青房。红衣半卸妆。戏春天的细丝,把莲子抛将,惊醒了并眠的鸟儿,一起飞翔。 “镜里紫鸳鸯”,鸳鸯是水鸟的一种,雌雄成对。古人认为它们性情温驯
【注释】: 琐窗寒·倭奁 红叶窗深,黄花巷冷,忽来泉客。鲛绡展处,一种香奁无匹。乌玉光、映人翠妩(wǔ),窥时小鸟宫黄逼。想文髹砑了,南金泥碎,鼠须匀滴。浪舶。 经重译。算寻常儿女,如何消得。濮州司马,见也定添吟笈(jí)。啮金蟾、漫近圆冰,且傍红丝方砚北。待越舲(líng)、载到兜娘,付伊藏黛笔。 “琐窗寒”是宋词的入声韵部之一,由两个或四个音节组成的短调词牌名。 倭奁(lián) 倭:古地名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中春景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词的上阕以雨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宁静的氛围。"雨蒙蒙"形容天空中的细雨,"香细细"则描绘了空气中飘散的花香,两者共同营造了一种清新、宜人的感觉。接着,"芳径絮铺软"描绘了春雨之后,小路上柔软的花瓣被雨水打湿的情景,"艓子花西"则点明了地点是在西边的柳树下。"隔水少人唤"暗示了当时的人烟稀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渔村晚景图。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读: 1. 钓船笛渔庵:描述了渔船上吹着笛子的渔夫,他们的住所是一座小渔舍。 2. 烟际结茅庵:烟雾弥漫的地方搭建了一座茅草屋,这是渔夫们的家。 3. 芦翠蓼红为壁:芦苇丛和蓼花构成了墙壁的颜色,增添了一抹生机。 4. 晒网恰如帘挂:渔民们晾晒鱼网,就像挂在帘子上一样,形象生动。 5. 蔽下春斜日:阳光透过云层照射下来,给水面带来光影变化。
祝英台近·题耕客烧砚图 【注释】 翡翠纹:指砚台上的花纹。 鸲鹆眼:指砚台上的眼睛图案。 耒边:犁田时所用的农具,即犁铧。 香草:这里指田间的草药。 周易暇时点:闲暇时翻阅《易经》。 【翻译】 绿玉般的花纹,像鸟雀眼一样的图案,从小就在农具上陪伴。鞍背上船舷边,离手使用已经不习惯了。为何兴倦江湖,回到田间耕种,竟然烧掉一半红丝。 听我劝,暂且留下滴露经窗,闲暇时翻阅《易经》。诗能让人变得贫穷
玉女迎春慢螺屏 六尺屏风,朝晖映、闪闪砑光无迹。半点纤尘不入。尽写江南云石。看朱成碧。是细剖、香螺黏得。 啁啾文鸟,生动短葩,真好颜色。霜镔炼就轻刀,填时那用,枣心纤笔。倩作双鬟小影,称体宫衫样窄。笑拈春笛,指孔雀、雕檐一只。翠尾高擎,记向边鸾临出。 译文: 在六尺大的屏风前,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却没有任何痕迹,只有一点点的尘埃无法进入。屏风上描绘的是江南的云石美景,看朱色变成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