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填桥,算黄姑无事,瞥来池馆。重露娟娟,全凭嫩筠扶蔓。碧窗未拓蝉纱,空想杀、停梭娇面。河畔。趁烟消、一篙楫师先见。
螺子较深浅。是宫眉晚洗,把花房潜染。无力晓颦,长带盈盈泪眼。枉教唤取勤娘,日半竿、愁伊都卷。须倩。掩秋阳、冷云添片。

【注释】

①填桥:指临河的石桥。黄姑:指黄雀。池馆:指池边亭子。

②娟娟:美好的样子。嫩筠(jùn):嫩竹的茎。扶蔓:支撑蔓生植物的茎干。

③蝉纱:蝉蜕壳后剩下的皮,用它作窗纱。“碧窗未拓”,即碧窗未张。“停梭娇面”,即织布的梭子在织布机上停了下来,好像织布的女子娇美的脸面。

④河畔:指临河的地方。烟消:指太阳落山后,水汽和雾气散尽。“一篙楫师”:指撑船的人。

⑤螺子:螺壳,此处比喻花蕾。较深浅:比较花苞的深浅。宫眉:古代妇女的眉毛。晚洗:晚上梳洗。把花房:指待开的花苞。潜染:暗地里涂改,使之与原色不同。

⑥无力:无力气。“盈盈泪眼”:形容含情脉脉的样子。“长带”:长时间地带着。“盈盈”:满盈貌。“日半竿”:指太阳已到正午时分,约下午三点左右。“愁伊都卷”,即愁绪都被卷起。伊,代词,指代女子。

⑦须倩:必须拜托。掩秋阳:遮挡秋天的阳光。冷云:指阴云。添片:增添一片色彩。

【译文】

过了临河的石桥,算黄姑无事,瞥来池馆。重露娟娟,全凭嫩筠扶蔓。碧窗未张蝉纱,空想杀、停梭娇面。河畔趁烟消、一篙楫师先见。

螺子较深浅,是宫眉晚洗,把花房潜染。无力晓颦,长带盈盈泪眼。枉教唤取勤娘,日半竿、愁伊都卷。须倩掩秋阳、冷云添片。

【赏析】

《惜秋华·过填桥》是南宋辛弃疾的词作。上阕主要写景,下阕主要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及对所爱之人的深情厚意。

上阕首句“过了填桥”,点明了地点,“算黄姑无事”,表明自己已经到来,“瞥来池馆”,暗示自己的到来也打扰了池馆主人,但接下来的句子却让人意外——原来,“重露娟娟,全凭嫩筠扶蔓”。这里,“重露”与“嫩筠”相映成趣,不仅为下文的描写铺垫,更使得全词意境更加优美动人。“碧窗未拓蝉纱,空想杀、停梭娇面。”这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温馨的氛围。而“河畔趁烟消、一篙楫师先见”一句,则又为全词带来了一丝波澜。至此,全词的意境已经初具规模,为后续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下阕则开始转入抒情部分。“螺子较深浅,是宫眉晚洗,把花房潜染。”这三句则是对所爱之人外貌的赞美与描绘。其中,“螺子”一词既指花蕾,又暗指所爱之人的容颜;“宫眉”则是指所爱之人的眉毛,“晚洗”则暗指她对自己的倾心;“把花房”则是将所爱之人比作待放的花蕾,暗指她的含苞待放。“无力晓颦,长带盈盈泪眼。”则进一步描绘了所爱之人的神态与神情,既有“无力”之态,又有“盈盈泪眼”之色,令人怜惜不已。“枉教唤取勤娘,日半竿、愁伊都卷。”则表达了自己无法唤醒所爱之人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她的情感之深。“须倩掩秋阳、冷云添片。”则是对自己情感的寄托,希望对方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心意,并为自己带来幸福。

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语言优美流畅,堪称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