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应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然后分析每一小句诗的内容和作用,最后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来具体分析。此词上片写惜花,下片写惜时。首二句点题,“柳梢青”为词牌名,“其一”即第一首。开头两句以景作结,“寄语诗人”,点出惜花的主题。“须烧银烛,与照红裳”,用典,《晋书·潘岳传》载:潘岳美姿仪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 “忆我归舟初系岸,君家盛事先知”两句诗的意思是:还记得我回乡的那一天,你家门口的树上挂满红果,就知道我家有喜事了。这两句写自己回到家乡的情景,诗人通过回忆当年回家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后房深处第三姬”一句诗的意思是:在后屋深处,住着第三位女子。这几句是说,在后屋里,住了一个第三位的女子,她怀胎生子,为的是报恩报德
【诗词原文】 踏莎行·其二三月二十日元择旬会 骤暖忽寒,送春迎夏。金沙过了酴醾谢。漏声款款日偏长,奇峰历历云如画。 幸有杯觞,堪同保社。棋如飞雹晴空下。六人酬唱已成编,他年遂水留佳话。 注释:骤暖忽寒,送春迎来夏天。金沙渡过酴醾花已谢了。时间在流逝着,一天天过去,而太阳却越来越长。山峰奇特,云雾缭绕,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我有幸与朋友们一起饮酒作乐,可以与他们结为友谊。我们像下棋一样激烈地对弈
注释: - 踏莎行 · 其五寄远:这是一首词,属于宋词中的“踏莎行”词牌。此词为作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 我:指代词,这里是指作者自己。 - 一撮精神:指的是作者的精神集中、饱满的状态。 - 百般体态:形容作者的多种不同的状态或表现。 - 兰心蕙性谁能赛:形容作者的心灵和性情如同兰花一样高雅,无人能及。 - 霎时不见早思量:表示作者在短暂的时间内就深深地想念对方。 - 许多日子如何挨
踏莎行 露湿冠巾,风生襟袖。月华耿耿明如昼。主人情意十分浓,阮咸横膝清音奏。渐永更筹,新凉气候。穿针乞巧看看又。却怜相聚日无多,偷闲且可陪觞豆。 注释: 1. 踏莎行:词牌名,本调为双调,六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一韵到底。 2. 露湿冠巾,风生襟袖:露水打湿了帽子的带子,微风吹拂着衣襟。 3. 月华耿耿:明亮的月光。 4. 主人情意十分浓:客人的情感非常深厚,主人热情招待,殷勤备至。 5.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诗句的内容和注释,理解作者的情感。 “庆江王之武子新居”,点明题目,是词人自作自赞之作。词中称颂了新居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其中“庆江”指代词人自己的家乡;“王之武子”是周代王族的后代,此处借以指代词人自己;“新居”即新近建造的房屋,此句表明了词人新建的住宅。 “甲第初成,持杯酌酒来相庆。”“甲第”指高官显宦的住宅
【诗句释义】 1. 鹗离风尘:指大雁在春天时离开尘土飞扬的巢。2. 燕辞门户:指燕子离开了自己的家。3. 翩然举翮轻飞去:形容大雁振翅高飞的样子。4. 当初自恨探春迟:指自己当初因为春天来得晚而感到遗憾。5. 而今岂解留春住:现在却无法留住春天,表示时光易逝。6. 花不重开,萍难再聚:花儿不会再开了,浮萍也难以再次聚集在一起了。7. 垂杨只管牵离绪:柳树依然在牵引着离别的思念。8.
【注释】: 1. 丙寅:指作者的生年。丙寅,是干支纪年法中的第三十二个年份,属马年。2. 老子开年:指作者出生后的第一个甲子年的开始。老子,指道教创始人李耳(名聃),这里用来借指自己的姓名。3. 年五十:指作者四十岁的时候。4. 痴顽:痴呆、愚钝的样子。5. 今是:今时。6. 惟惭新赤绂:意思是说只感到惭愧,因为自己现在还没有达到官位应有的水平。7. 长年:指长寿的人,也泛指年纪大的官员。8.
【注释】 生查子 · 其一: 桂花隐在深山,观菊时八月二十四日,次彭孚先韵。 尊前主与宾,欠一还成九。休唱木犀词,预饮黄花酒。 开怀今夕同,分手明朝又。不管岁年催,且把馨香嗅。 【赏析】 这首词写观花赏菊的乐趣,是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也是作者对生活情趣的独到发现。上阕写观花赏菊之乐。“桂隐”指桂树幽居的地方;“菊”,指菊花。“尊前主与宾”,谓在尊前饮酒作乐。“欠一还成九”
【注释】 琉璃:指水晶,这里泛指晶莹剔透的东西。兽炭:用兽形的木炭烧火取暖或烤肉。银烛:用银制成的蜡烛,比喻烛光明亮。和气洽:和煦温暖的气氛。欢声满:欢歌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急管:急促的琴声。更移漏转:更次交替,时间推移。亦胜:也胜过。 【赏析】 这首词写宴席上的饮宴生活。首句起笔点出“琉璃十碗”之“暖”,为全词定下了欢快的气氛。“花下两枝银烛,和气洽、欢声满。”在华美的筵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