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敞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少年行四首》。下面是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筑室种树 注释:在院子里建造房屋,种植树木。 2. 抚剑欲远适 注释:手持剑柄,想要远离家乡去远方。 3. 舍旃辄复息 注释:停下来休息时,却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旗子。 4. 四海广大身正孤 注释:四海(指天下)广大而自己孤单。 5. 东西南北颇同役 注释:无论是向东、向西、向南、向北,都需要一同服役。 6.
注释: 剪楸叶词:用楸木叶子做诗词,表达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凉风天际来,拂我阶前树。稍惊枝上禽,复堕叶间露。 译文: 凉爽的秋风从天际吹来,拂过我台阶前的梧桐树。它稍稍惊动了树枝上的鸟儿,又将落叶打落于叶缝之间。 儿童畏我逢秋悲,刻叶作花矜岁时。祝我宜秋劝使插,未能免俗复尔为。 注释: 儿童怕我因秋天而感到悲伤,便在秋天来临之际刻出树叶做成花朵,以此来显示自己对时光流转的珍视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以“醉翁亭记”闻名于世。下面是对诗的逐句解读: 我不识醉翁亭,又不闻醉翁吟。但见醉翁诗,爱彼绝境逢良琴。 注释:我(苏轼)不认识醉翁亭,也没有听过醉翁吟诵。我只看到了醉翁写的诗,喜欢他在绝境中遇到的好琴。 上多高峰下流泉,后有芳草前茂林。玄猿黄鹄翩翻共悲鸣兮,白云翠霭倏忽而阳阴。 注释:上面有很多高峰下面有很多泉水,后面有芳草前面有茂密的树林
寄书 十里一反顾,五里一徘徊。悠悠三千里,莫知我心哀。 客愁纷无涯,岁月忽如掷。人生莫自料,皓首岂易测。 节旄未落归去来,天遣春风随我回。入朝宁食建业水,还家郤赋南山雷。 妇能秦声妾赵舞,稚子可使行酒杯。急须为乐娱日夜,何事憔悴淹尘埃。 行矣乎,归去来。 注释: 1. 十里一反顾:每走十里路就要回头看一下。 2. 五里一徘徊:每走五里路就会停下来徘徊一下。 3. 悠悠三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考点都是具体的、分散的,复习时一定要逐类进行,且理清逻辑,前后连贯。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时需要指出诗句中的关键字词,并结合诗中意象分析该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闻辘轳(wénzhuí)——听辘轳声; 辘轳复辘轳,日夜声相续——辘轳不停地响,一天又一天;
这首诗是苏轼的《和永叔鸣鸠诗》的逐句释义。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晴鸠欢求雌,雨鸠闹逐妇。 晴天的鸠鸟欢快地寻找配偶,下雨天的鸠鸟喧闹地追逐自己的伴侣。 天地有晴阴,嗟尔何欣复何怒。 天空中有晴天和阴天,你为什么高兴又愤怒呢? 柔桑如云春暮时,吴蚕半眠紫葚肥。 柔嫩的桑树叶像云朵一样繁茂,吴地的蚕已经半睡半醒,紫色的桑葚又大又肥。 食不过数粒,寝不过一枝。 吃的食物不超过几粒
这首诗的标题是“三瑞堂”,下面是对其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甘露被草,朝阳易晞。池莲并蒂,及秋变衰。独有长松连理老益壮,十年百年仍附枝。 - 甘露被草:指的是露珠落在草丛中的情景。 - 朝阳易晞:太阳升起后,光线照射在物体上,使得物体变得明亮。这里的"朝阳"指的是早晨的阳光。 - 池莲并蒂:荷花的花瓣紧紧相连,形如连在一起的莲花。 - 及秋变衰:到了秋天,荷花凋谢了。 - 长松连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春江花月夜》,以下是对每一句的翻译: 注释与赏析: - 种玉不满畦,种花易满枝。 - 注释:这里用“种玉”比喻女子的心性纯洁如玉,而“种花”则形容其情感丰富如花,容易泛滥。 - 赏析:诗人通过对“种玉”、“种花”两种不同事物的特性进行比喻,来表达女子内心的纯真和情感的丰富。 - 玉生寄石自有处,花飞随风那得知。 - 注释:玉石生长在石头上,不受风吹雨打的影响
译文: 六月六日从城北回来经过深甫避暑 热不就恶木枝,渴不近盗泉水。自古有成言,念我还如此。 爱君井源百尺深,爱君庭树千里阴。相知岂计一饭报,长啸聊为猛虎吟。 注释与赏析: 1. 六月六日自城北还过深甫避暑:在六月六日从城北返回时路过深甫避暑。 2. 热不就恶木枝,渴不近盗泉水。自古有成言:炎热的时候不去靠近坏的树木,口渴的时候也不接近盗贼打来的泉水。自古以来都有这种说法。 3. 念我还如此
诗句输出如下: 故人去我百里馀,我欲附书无由缘。 译文输出如下: 昔日的知己已经离开我,超过百里的距离,我真想写封信给你却无从下手。 注释输出如下: - 鸿飞:鸿雁高飞。 - 辄:就、于是。 - 上天:指往高空飞升。 - 鱼跃:鱼跳入水中。 - 故人:老朋友。 - 去:离开。 - 百:一百。 - 我:第一人称代词“我”。 - 欲:想要。 - 附书:写信给某人。 - 无由:无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