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琦
注释: 1. 花犯:词牌名,此为咏物词。 2. 杭署古梅数株:在杭州的官署中有几株古老的梅花。 3. 已看花三度矣:我已经第三次看到梅花开花了。 4. 顷有桂藩之移,买舟将发:不久有桂藩(指广西)的迁移,准备乘船出发。 5. 树若有情当为我怅惘也:如果这棵树有感情的话,一定会因为我而感到惆怅和悲伤。 译文: 我在这古墙的阴影下,看着苔藓掩映下的梅花静静地躺着,时间如箭一般飞逝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并分析诗歌的内容、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作,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是中学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如下内容: ①要读懂诗的主要内容; ②要准确把握诗句的意思; ③要在整体把握诗歌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 ④要结合写作背景和注释与有关材料来理解诗意; ⑤要注意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了词作的内容、手法、情感等元素。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注释和关键词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概括。 本词上片写春事,下片忆旧游。“绾兰襟”“搴蕙带”点出女主人公的服饰。“湘畹”,湘江两岸,这里指湘水岸边。“寒信落灯浅”,是说春天来临,天暖花开,寒意消退,但雨意未散,夜深时仍觉得有些凉。“才稳宿,玳梁双燕
【注释】圣因寺:位于江苏苏州。斋厨食品:指供佛斋僧食用的素食。莲座:佛教中和尚坐禅时用的圆形座位,形似莲花。小舫:小船。清芬:清香。浪花破:浪花溅起,水珠四溅。叹留宾:感叹客人留下。事往解菜心孤:事情已经过去,菜肴已经凉了,没有人吃。浑不管,几日芳卮尘锁:一点也不关心,几天后酒杯里都积满了尘土。宣南:今南京。绥款玫砧:即“苏台”,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曾在此设宴饯别刘备。绥款:安抚款待。砧
金缕曲 · 湖上得王堶书 倦枕荒祠托。展苔笺、羊车叔宝,寄情绵邈。读罢西泠烟波冷,顿尔衣宽带索。忍重溯、芳仪钟郝。白奈簪霜惊秋早,惹吴娘、泪为天孙落。人去也,晓风恶。 前期箫凤悲京洛。最堪怜、娇花稚蕊,等闲飘泊。麦饭棠梨城南寺,一样优昙梦觉。更休问、中年哀乐。地久天长无时尽,判伤心、与汝今生各。鸾鉴影,尽抛却。 译文: 在荒废的祠堂中,我枕着疲惫而辗转反侧,展开苔藓斑驳的书信
诗句释义及译文: 二郎神以亡室所礼水月大全像施圣因寺。 绀纱幔卷,尚拂面、穗烟轻扬。记锦轴薰香,圆仪窥粉,不许蛛丝罥网。丈室天花成何事,但做尽、人间惆怅。怜玉骨渐消,金经犹诵,雪衣空葬。 凝想。西湖去后,月轮无恙。问幻劫匆匆,相思铅水,可似铜仙露掌。夕磬听残,晓钟敲罢,谁见妙莲曾放。霜镜展、剩有凌波翠履,夜深来往。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怀念之情。首句描绘了寺院中的景象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下面是这首诗逐句释义: 月下笛 · 晨起钱塘门乘小舟沿绿至苏公祠 野艇摇烟,生衣蘸渌,镜波圆折。湖菱翠贴。最苦新凉犹怯。话离愁、髯仙未知,雨花露蕊凄步屧。渐娇云堕砌,芳魂冉冉,暗窥窗月。 柔乡恋否,枉荐菊泉荒,冷香栖蝶。三生净业,试与长眠人说。算年来、红尘倦游,好山画里缘再结。黯消凝
【注释】 柳梢青:柳词的一种。又名“烟波桃叶”、“眉峰碧色”。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段七句四仄韵,后段九句六仄韵。 诗逋(bū):指诗人。 三年:三年间。 蜡屐(jī):用蜡制成的鞋。 蘋(pín)渔:捕鱼。 桥将:即“桥头将”,意指在桥头迎候的人。 山拟(nǐ)人:意谓山峰仿佛人一样。 孤:孤单。 烟波渺渺(miǎo miǎo):烟雾笼罩的水面广阔无际。 故吾:我。
梦芙蓉苏祠水榭晚荷, 译文:梦中我来到苏祠旁的水榭观赏着傍晚的荷花, 注释:梦里的景象是“苏祠”和“水榭”,时间是“傍晚”。 用梦窗韵。 译文:我借用李清照词牌《醉花阴》的韵。 注释:这是一首咏荷诗,作者以梦为媒,借梦抒情,将荷花比作美人,写尽了荷花的风姿与娇媚。 方塘馀恨绮。借微波占住,水仙乡里。画船双桨,来去锦云外,闹红秋易醉。 译文:方塘上余留着深深的遗憾,波纹荡漾在水面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某个中元的夜晚,独自漫步在翠林之中,听到漏点的声音,看到岩城渐渐移动,翠林中的烟雾缭绕。诗人闻到了花香,听到了圆铃的歌声,突然被惊醒,想起了自己的梦境。他感叹鹫岭上的尖风冷月,只有自己孤单地站在那里。 在湖边的画船上,箫鼓声声,但湖堤上的景色却让人感到黯然。转过背,看到了雉堞和兔华,羊灯也悄无声息地熄灭了。诗人想起了宋玉的愁绪,期待着远方的人给他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