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琦
【注释】 卜算子·慢画帘微雨:词牌名,慢是词调的格式。“卜算子”为词牌名。“慢”是词调名,“卜算子”为词牌名。慢:原指词调,这里指词调的名字。画帘:用彩绘装饰的帘幕。微雨:小雨。追:追忆。往悼今:追思过去和现在。率成此解:就写成这首词。丁巳:天干地支中的第四位,即农历四月,这里指的是1857年(咸丰丁巳)。时:在这时。仲秋六日:农历九月六日。 庭阴坠叶:院子里树木上叶子落下。楼外断鸿
谒金门 妆镜侧。那见卷衣人立。撩眼乱红春一色。争教莺语涩。 道是上清沦谪。谁问青鸾消息。帽底霜丝空自惜。玉箫难再得。 注释: - 妆镜侧:妆镜的旁边。 - 那见:怎么看见。 - 撩眼乱红春一色:眼睛被红色吸引,看到满眼都是春天的颜色。 - 争教:怎教,为何要这样。 - 上清沦谪:被贬到天上。 - 青鸾消息:青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的消息。 - 帽底霜丝:形容头发上的白发像霜一样白。 -
官衙潦水频频戽。似天半、银河灌注。道南人在下流居,最苦。小茅庐、避甚处。门前路回汀枉渚。尽濡足、依然窘步。 等闲思约故人来,浪语,便无风、也断渡。 注释: - 官衙:指官府或衙门。 - 潦水:雨水积水。 - 天河:指天上的银河。 - 道南:指官场中的下僚,也就是地位较低的官员。 - 小茅庐:简陋的房子。 - 汀:水中的小洲。 - 浪语:随意说话,没有根据的话。 赏析:
【注解】 谒金门: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锦缠道”。双调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一叶落。寂寂西堂帘幕。桐树心孤生意薄。非关风信恶。 后夜重寻梦约。褪尽灯花半萼。斗帐香囊垂四角。春情无处著。 赏析: 此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事抒情。全词以景起兴,借物寄情。首句“一叶落”点明季节和节候,暗示着主人公的心境;次句“寂寂西堂帘幕”写环境的静谧,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注释: 1. 汝筠(汝州)率领孙辈,连续多年率军剿贼,今年以韶关解围,都获升职。感恩述事,赋此诗寄给汝筠。 2. 岭上梅花,送春风芳讯,直达我的庐舍。在长江之畔的一军独自前进,清除了盗贼。 3. 鸣琴不久,便承恩、五马前驱。比当日东山折屐,老怀欣幸奚殊? 4. 恨恨潢池盗弄,奈衰龄蹇足,空守乡闾。行间代余宣力,赖尔诸雏。角巾私第,待他年、鸠杖归扶。还试问元侯经训,何如黄石公书。 赏析:
【注释】 溪亭山色:倪云林的画。倪瓒(1301-1374)元代著名画家,字元镇,号云林,又号水帘,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善画山水、竹石,尤精于墨竹,有“清逸绝伦”之称。 留春令:词调名。 小山疏树:形容画中的山峰和树。 墨痕轻染,几重烟翠:用淡墨描绘的山,用浓墨描绘的树,层层叠叠,烟雾迷蒙。 石径萦回一亭孤,倩传出、幽人意:曲折蜿蜒的石阶,通向一座孤独的小亭子,好像在诉说着隐逸者的心情。
声声慢 · 风雨通宵,篱菊损败,感叹成咏 亭亭素艳,恻恻孤芳,禁他风雨摧残。老圃秋容,争信晚节艰难。东篱惯招旧隐,记金英、簪鬓曾看。寻步屧,甚啼螀坏壁,怨语更阑。 还是题糕人在,奈子安序冷,元亮吟悭。梦远湘皋,谁念楚些哀弹。重阴望中未解,寄清愁、何处南山。松径里,愿香心、同保岁寒。 注释: 1.亭亭素艳:指菊花的花朵高高地挺立着,颜色洁白如雪,十分娇艳动人。 2.恻恻孤芳:形容菊花独自开放在风中
甘草子·题画 柯丹丘风雨归舟(《苕溪渔隐丛话》引《诗眼》:东坡作此词,乃为柯丹丘《风雨归舟图》。) 归去。一叶扁舟,却问归何处。衰柳不成行,冷落蒹葭浦。 风利漫歌公无渡。便萍梗、有时须住。莫向南村素心侣。话五湖烟雨。 【注释】 柯丹丘:指柯敬仲,生平不详,有《风雨归舟图》,苏轼为之题咏。 归去:归来。 扁舟:小舟。 却问归何处:回头向什么地方问呢? 衰柳:枯败的柳树。 不成行:不整齐。 蒹葭浦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题画:“题”是写的意思,“画”是画。 王孟端高梧竹石:王孟端是作者的朋友,这里指王孟端的一幅画。 白石藓纹滋,绿竹烟痕净:白色的石头上长满了苔藓,绿色竹叶间有烟雾缭绕。 崇冈百尺梧:高大的山冈上有百尺梧桐树。 一碧凝秋影:梧桐树叶一片碧绿如玉,秋天的影子倒映在其中。 认是雅琴材:这是指梧桐树的材质像古琴一样清幽、宁静。 古调无人省:古琴曲调低沉哀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最后结合写作手法分析诗人的情感或主旨思想。 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开头三句点出地点是湖上,烟波万顷,春意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