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衙潦水频频戽。似天半、银河灌注。道南人在下流居,最苦。
小茅庐、避甚处。门前路回汀枉渚。尽濡足、依然窘步。
等闲思约故人来,浪语,便无风、也断渡。
官衙潦水频频戽。似天半、银河灌注。道南人在下流居,最苦。小茅庐、避甚处。门前路回汀枉渚。尽濡足、依然窘步。
等闲思约故人来,浪语,便无风、也断渡。
注释:
- 官衙:指官府或衙门。
- 潦水:雨水积水。
- 天河:指天上的银河。
- 道南:指官场中的下僚,也就是地位较低的官员。
- 小茅庐:简陋的房子。
- 汀:水中的小洲。
- 浪语:随意说话,没有根据的话。
赏析:
《杏花天·影大雨后戏作》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作品,通过描绘一场大雨过后的情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官衙潦水频频戽”,形象地描述了暴雨过后,官衙内积水严重的情况。这里的“戽”字用得非常传神,既形容了官吏们忙于排水的动作,又暗示了他们忙碌而无目的的状态。
第二句“似天半、银河灌注”进一步描绘了暴雨的场景,将银河比作天空中垂挂下来的水流,形象生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官吏们的忙碌生活,仿佛他们也被这场暴雨“灌注”其中,无法自拔。
第三句“道南人在下流居,最苦”,则是直接批评了官场中的低层官员。他们虽然身处高位,但实际上却处于社会的底层,生活困苦不堪。这种对比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官场的黑暗和腐败。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简陋的住所和行走在泥泞的路上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他甚至幻想着能邀请老朋友来家中相聚,但即使没有风,也没有渡船可以过河,这种无奈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无力感和逃避现实的心理。
《杏花天·影大雨后戏作》是一首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暴雨带来的混乱景象,同时也深刻地批判了官场的生活和人性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