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注释】: 卜算子 · 答幼谦 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一日相思十二辰,真是情难舍。 本是好因缘,又怕因缘假。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 译文及赏析: 我好不容易盼回那个人,怎么能让他来呢?一天之中思念他十二次,实在是难以割舍。 原来我们两人是好的缘分,又担心这好姻缘是虚假的呢!要是让他去和其他人在一起,我们只能在黄泉之下相见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寄给丈夫赵明诚的一封信中的内容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桐”“百字令”“百岁子”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仄韵。 初十日: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宋人有以十二日为“中元”节的习俗。 海棠:落叶小乔木,花大色艳,春天开放,故称“海棠”。 宋十一哥家饮:指宋代诗人宋祁的哥哥宋庠的家。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十一哥家饮酒时写的一首词。上阕写宴饮情景,下阕抒写自己对宴会的感受。 首句“烟雨海棠花”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此为小令。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前一日指中秋前一天。昌甫:即苏轼,字子瞻。 “一雨已秋深”,点出时间。“秋深”二字既写时序,又兼写心情。秋深则意味着天气转凉,秋意更浓,诗人也由热转凉,感到秋意的萧瑟。 “月色寒而静”,写景抒情。月色,是秋天的象征;寒而静,是秋天的特征。月色寒而静则暗寓诗人心境的孤寂、凄凉和悲苦。 “夜半披衣草树间”
《卜算子·李季允约登鄂州南楼即席次韵》是宋代魏了翁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诗人携月上至南楼,看到月亮已穿云而去的情景。诗人还表达了他对峨眉最上峰、青齐和商许等地的向往,以及在酒宴之际,仍能认出那胡床的地方。 译文: 我带上月光上到南楼,月儿已经穿越了云层。 别让月亮照到峨眉山最高处,我们一同居住在山峰之前。 向东望去能看到青齐,向西望去可以望尽商河尽头。 酒杯一倾忧愁便涌上心头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此为双调,四十六字,上下片各三平韵,前后段分别有两叠韵。 次韵:用别人的诗作作为自己的诗词的韵脚。 虞夔宪刚简新作巴绿亭:虞夔宪刚写了一首新作《巴绿亭》。 江横山簇:江面广阔如横亘的山岭。 柏箭森如束:柏树挺拔如箭,密集如一束。 满眼飞蓬:满眼都是蓬草。 几、未膏沐:几个没有梳妆打扮的人。 快意忽破竹:突然之间就破了竹子般的障碍。 一奁(lián)明翠玉
卜算子·李季允同总漕载酒湖相送即席再和 能得几时留,王事催人去。翠荡涵空酒满船,苦要留人住。 身世两悠悠,飘泊知何许。但得心亲志合时,都是相逢处。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李季允:南宋诗人、词人。 总漕:官名,指主管漕运的官员。 王事:国事,指国家大事。 翠荡:碧波荡漾的意思。 涵空:指水面映着天空,水天一色。 苦要(yǎo)留:竭力挽留。 两悠悠
【注释】: 卜算子 · 夜泛镜湖 1. 一叶鉴中来,两岸青山起。送我红蕖万柄香,疑在蓬壶里。 2. 天地莹无尘,巾袂凉如水。白浪无声月自高,不是人间世。 3. 鉴赏: 卜算子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词牌名。这首小令《卜算子·夜泛镜湖》,是作者在一次泛舟镜湖时所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泛游镜湖所见景物。“一叶鉴中来,两岸青山起。”词人乘船夜游镜湖,只见水面上漂浮着一叶扁舟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从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即可。 第一句“双桨浪花平,夹岸青山锁”写词人乘船在江面上行进,看见两岸的山色如同锁一般地横亘着。“双桨”,指船上两只桨。“平”字写出江水平静,没有波涛,突出了词人的宁静。“浪花”指船桨划动所激起的水花
诗句输出: 寒谷耿春姿,遥夜乘幽兴。 忆得和香载月归,醉里清魂醒。 霜月解随人,不解将疏影。 想见江南万斛愁,云卧衣裳冷。 译文输出: 在寒冷的山谷中,梅花保持着春天的姿态,夜晚我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和愉悦。 想起那夜与梅花一起赏月归来,酒意上涌,清冷的魂魄仿佛也随之醒来。 霜月能够跟随人的脚步,却无法带走梅枝上的疏影。 想象着江南水乡的万千忧愁,如同云雾般笼罩着衣服,感到一丝丝凉意。
译文: 醉中沉沉睡去,醒来却病恹恹。你难道是前生欠了我,今生才让你孤单冷清? 约定的事情全无定准,是谁先薄情寡义?不习惯独自睡觉,却喜欢成双入对,我无可奈何。 注释: 极得:十分醉。 迤逦:曲折连绵不断。 负:负心。 言约:言语的约定。全无定:没有一定的时间或期限。谁:疑问代词。谁先:谁先来。 薄幸:无情无义。奈:奈何、怎么办。奴子:奴仆。 赏析: 这首词写女子思念情人,怨恨情人薄情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