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意,最后赏析诗句。具体如下: 首联:至正壬辰之春(即至正元年春季),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触物兴怀。 颔联:忽复成什合而命之曰杂兴。 颈联:巴陵韩希孟,淑质自天挺。一为军中虏
【注释】 1.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 2. 平蛮:平定蛮族。 3. 荆楚:指湖北、湖南、江西一带,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4. 连山:连绵不绝的群山。 5. 画地租税:按土地面积收取地租。 6. 犬牙:像狗牙一样的地形,比喻险峻的地势。 7. 蜂蚁来聚:形容兵民纷纷来归附。 8. 鸟鼠逝散:比喻百姓纷纷逃散。 9. 尧仁:尧帝,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10. 一薙:一次剃除。 11. 悬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描绘了一幅夜晚过黄河的景象。下面是诗句的解释和赏析: 1. 日落梁山西,遥望寿张邑。(“梁山西”指黄河的西岸,“寿张邑”指黄河东岸的一个地方) 2. 洮河带泺水,百里无原隰。(“洮河”即今天的黄河,“泺水”是黄河的一个支流,“原隰”指平原和低地) 3. 葭菼参差交,舟楫窅窈入。(“葭菼”是芦苇,“交”指交叉,“窅窈”指深远幽暗) 4. 划若厚土裂,中含元气湿
《杂兴》 【注释】: 至正壬辰之春,作者卧病在家。至正壬辰是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 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 触物兴怀,忽复成什合而命之曰杂兴。 “杂兴”即杂感诗。 缘山列城郭,岁久亦已颓。 “缘山列城郭”,是写当时战乱后残破荒凉的景色。 “岁久”是时间长久。 城郭,指城墙、城堡等军事建筑。 “亦”,也。 “已”,已经。 “颓”同“摧”,“毁坏”。 羽檄来何方? “羽檄”
注释:书写了黄贺州平定蛮族的事迹,作诗来劝慰不陨落,希望它能够为后代留下借鉴。 赏析:此诗是作者在黄贺州平蛮胜利后所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对胜利的欢欣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书”指写作诗文,“黄贺州”指广西贺州,“平蛮”指的是平定蛮族。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利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之情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1句:“夙志慕仙术” - 关键词:夙、仙术 - 注释:“夙”表示长久以来,“仙术”指的是追求长生不老的法术。这句表达的是作者对修仙术的长久向往和追求。 - 赏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超脱尘世束缚,寻求仙道的愿望。 第2句:“笑傲人间春” - 关键词:春、笑傲 - 注释:春天代表着生机勃勃,而“笑傲”则表现出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不畏世事。 - 赏析
【解析】 题干要求对“寄陈子尚录事”逐句释义。 【译文】 东瓯有一个士人,周游吴楚间. 一年一回家来侍奉老人,四十来年做官.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 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 【注释】 1.寄陈子尚录事:寄,写给;陈子尚,人名;录事,官职,指陈子尚的下属官员。2.东瓯:今浙江省东南部地区。
至正壬辰之春余卧病始起遭时多故奔走山谷间触物兴怀忽复成什合而命之曰杂兴 【注释】至正:元顺帝的年号。壬辰:即元至正十一年(1351)。卧病:生病,卧床不起。始:开始。遗:指去世。 译文:至正壬辰年春天,我因病卧床不起,刚开始起床,到处奔波。 病起不饮酒 【注释】病起:病中初起。 译文:病中初起,不喝酒消愁。 客来意何如 【注释】何如:怎么样。 译文:客人来了,你的心情如何。 四座皆春风
注释: 至正壬辰:至正,元朝皇帝年号;壬,天干第五位,指阳历的10月或11月。 春:春季。 余:我。卧病:卧病在床。始起:起床。遭时多故:遭遇世事变迁。奔走:奔波。山谷间:山间的山谷中。触物兴怀:触景生情。忽复:突然。成什合:写成诗歌。而命之曰:《诗经·大雅·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句意,这里指把所感写下来。杂兴:即杂言诗,指不拘一格的抒情诗。 水烦鱼不大:水烦鱼,指烦扰的水流。鱼不大
诗句: 吕梁:指吕梁山,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西南部,黄河大峡谷东端。 河水趋山东:描述黄河向东流去的景象。 四旷无险塞:形容周围开阔没有障碍物。 吕梁扼其冲:吕梁山在黄河的中游地带,控制着水流的方向。 凛若万强敌:形容吕梁山如同无数的强敌般威猛。 水势与石斗,终古怒未息:描述了河水与石头的激烈斗争,这种斗争一直持续到现在。 舟行龈腭间:形容船行驶在狭窄的河道中。 进始逾跬步,退忽落千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