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瓯有一士,周游吴楚间。
一岁一归养,四十来作官。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
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
【解析】
题干要求对“寄陈子尚录事”逐句释义。
【译文】
东瓯有一个士人,周游吴楚间.
一年一回家来侍奉老人,四十来年做官.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
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
【注释】
1.寄陈子尚录事:寄,写给;陈子尚,人名;录事,官职,指陈子尚的下属官员。2.东瓯:今浙江省东南部地区。
3.周游吴楚间:周游,到处游历。吴、楚是春秋战国时的两国,泛指南方和南方各国。
4.归养:指在家侍奉父母亲老。
5.四十来作官:四十岁以后出来做官。6.得意:得志,得志于时。指获得成功或得到满意的结果。
7.寄书:写书信,向某人问候或表达某种意思。
8.长叹:叹息声延长。9.芳兰:香花。比喻贤才。10.委:弃置。11.蔓草:蔓生的草本植物,比喻奸佞小人。12.霜露:比喻环境恶劣,气候寒冷。
13.寸心:形容心小,也指心事。14.相望:互相看。
15.山川:山和川,泛指南北各地。
16.直性:正直的性格。不得遂:不能实现。17.此道:这里所说的道理或办法。古然: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18.当路者:处于要职的官吏。19.下流:处在低下的位置。
【赏析】
这是一首寄赠友人的信诗。诗中通过一位东瓯士人的身世,反映了当时官场黑暗的现实。全诗语言平易,但意蕴深远,含蓄隽永。
诗的前四句写东瓯士人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诗人先从东瓯士人的身份说起,说他周游吴楚之间,说明他胸怀大志,不甘平庸,渴望建功立业。接着写他侍奉双亲,尽孝道,说明他对父母的孝顺,为人忠厚。最后写他有抱负、有作为,说明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这四句诗,既写出了东瓯士人的形象,又表明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后八句写东瓯士人在官场上的遭遇和感慨。前四句写他的仕途升迁,后四句写他在官场上受到排挤,被冷落。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到这位东瓯士人的一生充满坎坷不平。诗人在这几行诗里,用典贴切,寓意深刻。例如“直性不得遂”,是引用《论语》中的“直哉其人”一句;“此道自古然”,是说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这些诗句,都暗含着作者对于官场黑暗的看法和批评。
最后四句写东瓯士人的感慨。他虽然身处官场,但却与远方的朋友无法通信,只能借信寄托思念之情。这种相思之苦,只有身在异地的人才体会得到。这几句诗,表达了东瓯士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以叙事为主,通过记叙东瓯士人的生平遭遇,反映出当时官场的现实情况。语言平易流畅,但含义丰富,表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