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造草昧,笃生真主。
暨厥良弼,大启土宇。
自浙之东,郡邑棋布。
阻山带川,树屏为固。
与敌相制,邦之门户。
匪亲与贤,畴克畀付。
桓桓我公,两有文武。
龙节虎符,来自王所。
坐总省辖,出奠邦土。
于宣于蕃,孰敢余侮。
蠢尔张孽,窃活鼎釜。
以其螳臂,抗我戎辂。
岁直乙巳,中绳建斗。
大裒厥凶,罙入我阻。
偪我新城,摇我黎庶。
势如累卵,岌其可怖。
边吏惊告,公起驰赴。
军于龙潭,栅其高阜。
辕门方树,士食未饫。
寇侦我劳,谓可拾取。
猬兴蜂午,鼎来纵横。
深绝其涧,高冯其陵。
有轻我心,不知我劲。
我用大奋,奋其忠贞。
师直为壮,彼则何名。
以少击众,在古可徵。
爰令众旅,告厥神明。
愿天保佑,尔众钦承。
毋利虏获,不竭股肱。
望其前锋,公则是膺。
挺身跃马,其扬如鹰。
东征诗
天造草昧,笃生真主。
暨厥良弼,大启土宇。
自浙之东,郡邑棋布。
阻山带川,树屏为固。
与敌相制,邦之门户。
匪亲与贤,畴克畀付。
桓桓我公,两有文武。
龙节虎符,来自王所。
坐总省辖,出奠邦土。
于宣于蕃,孰敢余侮。
蠢尔张孽,窃活鼎釜。
以其螳臂,抗我戎辂。
岁直乙巳,中绳建斗。
大裒厥凶,罙入我阻。
偪我新城,摇我黎庶。
势如累卵,岌其可怖。
边吏惊告,公起驰赴。
军于龙潭,栅其高阜。
辕门方树,士食未饫。
寇侦我劳,谓可拾取。
猬兴蜂午,鼎来纵横。
深绝其涧,高冯其陵。
有轻我心,不知我劲。
我用大奋,奋其忠贞。
师直为壮,彼则何名。
以少击众,在古可徵。
爰令众旅,告厥神明。
愿天保佑,尔众钦承。
毋利虏获,不竭股肱。
望其前锋,公则是膺。
挺身跃马,其扬如鹰。
诗句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天造草昧,笃生真主。
- 意义:这句话表达了宇宙初开,天地混沌的状态,强调了“真主”——神的存在和创世的神圣性。
第二句:暨厥良弼,大启土宇。
- 意义:这里提到了良辅或贤臣的出现,意味着国家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发展。”大启土宇”表示国土得到开拓和扩展,国家的治理能力和领土范围都有所增长。
第三至第四句:自浙之东,郡邑棋布。阻山带川,树屏为固。
- 意义:这两句描绘了浙江省东部地区的地理特点,山川环绕形成屏障,使该地区成为战略要地。
第五到第七句:与敌相制,邦之门户。匪亲与贤,畴克畀付。桓桓我公,两有文武。
- 意义:表明该地区不仅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同时也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需要具备忠诚和才能的人才来守卫和维护。同时提到君主英明且拥有文武双全的能力。
第九句:龙节虎符,来自王所。
- 意义:这里的“龙节”和“虎符”象征着皇权和威严,表明这些权力来源于国王之手。
第十到第十二句:坐总省辖,出奠邦土;于宣于蕃,孰敢余侮?蠢尔张孽,窃活鼎釜。以其螳臂,抗我戎辂。岁直乙巳,中绳建斗。大裒厥凶,罙入我阻。偪我新城,摇我黎庶。势如累卵,岌其可怖。
- 意义:这几句描述了地方官员的职责是管理整个省份(省辖),并保卫国家的疆土安全。同时,描述了敌人的猖獗及其对当地造成的影响,以及人民受到的威胁。
第十七到第二十三句:边吏惊告,公起驰赴;军于龙潭,栅其高阜。辕门方树,士食未饫。寇侦我劳,谓可拾取。猬兴蜂午,鼎来纵横。深绝其涧,高冯其陵;有轻我心,不知我劲。我用大奋,奋其忠贞。师直为壮,彼则何名;以少击众,在古可徵。爰令众旅,告厥神明;愿天保佑,尔众钦承;毋利虏获,不竭股肱;望其前锋,公则是膺。挺身跃马,其扬如鹰。
- 意义:描述了边防官吏接到警报后迅速响应,并在龙潭部署防御工事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敌军的轻视和对士兵的鼓舞,以及面对强敌时的勇敢抵抗和决心。
结语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对国家政治军事的描述和对个人英勇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国家图景和个体英雄主义的画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自然、国家和民族责任的深刻理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