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春
注释: 1. 推荐樱桃:推荐给海棠花。 2. 感寄:寄托哀思。 3. 是日寒甚:这日子特别寒冷。 4. 骤疑西蜀筠笼至:突然怀疑西蜀的竹笼子送来了。 5. 飘蓬况味:像飞蓬那样四处飘荡,体会其中的滋味。 6. 细雨湿帘旌,归燕知寒意:细细的春雨洒在帘上,归巢的燕子感受到了冷意。 7. 玉人拈著和愁倚:美人拿着樱桃,带着愁绪倚在那里。 8. 想红豆、匀圆正似:想象着红豆,形状正好与樱桃相似。 9.
海棠春 无端一夜东风骤。便吹得、杏花消瘦。待等小桃红,是晚春时候。 惜花心事花知否。看镜里、双眉长皱。花信一番番,只芳年难又。 【注释】 ⑴“无端”句:意谓没有原因的一夜春风突然刮了起来。“无端”即没有由来,无缘无故。 ⑵“便吹得”二句:意谓东风一吹,便吹得杏花凋谢了。 ⑶“待等小桃红”三句:意谓等到桃花开放的时候(晚春)就晚了。 ⑷“惜花”二句:意思是自己爱惜花朵的心情花能知道吗
【注释】 花房:指海棠花。花房,又称“花萼”,是海棠花的组成部分之一。做弄:形容花房轻轻摇曳的样子。暗中:暗处。做弄暗中声:指微风吹过花瓣时发出的声音。 春深窈:春天的深处。窈,深远的样子。 茜:一种植物名。 彩丝:五彩丝线。古代女子用来装饰头发的彩色丝带,这里指彩线编成的头饰。环绕:围绕、缠绕。 惜春还被春喧恼:春天虽然美好,但还是有让人烦恼的事。 瘦枕:形容人的体态消瘦。曳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 “午睡”,即午休。“狸奴”是小动物的通称。“花底金眸足”,形容海棠像小动物一样可爱。“卷绣帖、碧栏干曲。”“绣帖”指刺绣图案。“碧栏干曲”,指栏杆曲折,色彩青翠。“红困一枝花,亸向茱萸褥。”写海棠因午睡而显得疲惫,它依偎在茱萸草席上
【诗句释义】 春天的湖水欲浸没桃花的影子。试穿豆蔻年华,眼睛初醒。解开下裳的红色绸衣,壶中倒出珍珠般的冷酒。 把藏在屏风后的镜子移开。在绣花的帷帐里整理鞋子,慢慢地整理。辗转难耐出来稍迟,月亮已高挂在天上。 【译文】 春天的湖水欲浸没桃花的影子。试着穿上豆蔻年华,眼睛初醒。解开下裳的红色绸衣,壶中倒出珍珠般的冷酒。 把藏在屏风后的镜子移开。在绣花的帷帐里整理鞋子,慢慢地整理。辗转难耐出来稍迟
注释: 海棠春 · 午睡我因愁绪繁多而懒于谈论巫山那雨。更不必理会,那捣衣的香杵声。我拥髻坐着,灯花碎成一地,如同红色的雨点。 江关远隔,梦魂难归故里。忍得住那几声凄凉的街鼓。我唤婢女学着男子的样子与我交谈,还戏弄着折下花枝作为麈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中女子午间慵懒生活的词。上片写女子午休时的情景。“愁多”二字总括全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深。“那更理、玫砧香杵”
【注释】 卖花声:曲调名。红楼:红色的楼房,指女子的住所。霞销珠网:形容日出云散,阳光普照。扶倦启香奁:打开妆匣准备休息。一镜柔情:指美人的容颜像镜子一样清澈明亮。郁金:一种香料。金鸾:凤凰一类的鸟。给赏:赠送礼品或财物作为赏赐。好极转生疑:非常喜欢,但又怕自己看花了眼,所以产生疑虑。更把帘旌敞:更加敞开窗帘,让新鲜空气进来。 【赏析】 《海棠春·晓妆》是一首闺情小令。词人写女子梳妆打扮的情景
【注释】 壬午:宋孝宗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 消春去:春雨滋润,海棠花盛开。 不耐得:受不了。长睡:懒睡。 强起倚楼时:勉强起床靠在楼上的时候。 东风语:风声在耳边低语。 万端心事:种种烦忧。 才思:才智。这里指作诗的才能。 写尽愁吟怨字:把满腔的忧愁全部倾注在诗文中。 无情处:没有感情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令,上片写雨后重登高楼所见的景色;下片写登高远眺时的感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诗歌,理解诗意。 “黄昏窗外沉沉雨”,傍晚时分,窗外下着细雨,雨声滴落,如诗如画,给诗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冷照壁、一灯如水”,在寒冷的壁上,点起一盏明亮的灯,灯光如同流水般明亮。照壁,即墙上有画,或挂物; “小焰吐双花,为报明朝喜”,灯焰吐出两朵火焰,好像在祝福明天的喜庆。双花,指烛焰燃烧时发出的红光,形似花朵; “萦烟黯黯。摇光亹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层次为D级。 “夜来深雨闻花叹”,这是首句,交代了时间、环境、人物和事件。“春日悼亡”是题目,表明诗歌的主旨。“夜来深雨闻花叹”一句中关键词是“深雨”“花叹”。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夜来)和环境(深雨)。“花”,是春天的标志,这里指海棠花。“叹”,叹息。这句诗写的是诗人在春日的深夜,听到海棠花的声音,而感到悲痛。这一句是全诗的起兴句,也是全诗感情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