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旭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了解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句子加以分析。“亚子来海上才五日,明晨将返棹红梨”的意思是说亚子在海边生活了五天,明天早晨就要乘船返回了。“怅然赋此”的意思是说诗人因离别而怅然地写下这首诗。 【答案】 诗句释义:亚子在海边生活了五天,明天早晨就要乘船返回了。我因离别而怅然地写下这首诗。 译文:亚子来海边只有五天时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减字木兰花·途中闻布谷”,此词为作者在途中听到布谷鸟啼声后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第一句:关心耕作,辛苦声声催布谷。 译文:关心农事,辛勤的劳作声催促着布谷鸟的啼鸣。 注释:布谷,布谷鸟,即杜鹃。相传是蜀地之禽,春末夏初即啼鸣不止,其声凄楚,故称。此处以布谷喻农事。 第二句:恐尔思饥,争向千门万户啼。 译文:恐怕你思念饥饿
【注释】 凉州令:唐教坊曲名。此为词牌名之一。 芦花净:形容秋水与芦花浑然一体,如镜般澄澈。 平沙:平坦的沙滩。 惊难定:形容惊惶不定。 南风劲:指秋风强劲有力。 金丸:指金丸子。 【赏析】 《沁园春·和李公择赋赤壁》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一首咏史词。上阕写赤壁之战的壮烈场面。下阕抒发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全词意境开阔而沉雄悲壮,语言奔放自如,笔力遒劲,感情真挚
【译文】 在蒋希刚病故后,亚卢、建华两兄弟作词以吊唁。语辞哀痛沉重,因此也继声而唱。 伤今何世,恍低昂高冢,凄凉风日。我为苍生歌薤露,百劫河山同厄。杀贼功赊,盖棺事了,羡尔声华歇。生原多恨,死也何曾堪惜。 可怜生不逢辰,行吟披发,一样心悲切。埃印前车君逆料,撒手故人长别。黄土平安,青年福分,大笑冠缨绝。杜鹃多事,偏自声声哀咽。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 2. 蒋希刚:南宋末年抗元将领
【解析】 此诗为作者观赛珍会,与亚君同行的即景抒写。“湘月四月十五夜”交代时间、地点。“味莼园”“赛珍会”点出题中的“观赛珍”,即观赏美味鱼肴。“同行池上”点出地点,“爱电光照遍,晚来清绝”描写了湖面月光如水,波光粼粼,夜色清幽,景色优美。“明月中天三五夜”是诗人想象之景。“几见金瓯圆缺”是说诗人看到一轮明月,联想到国家的兴亡。“阆苑栽花,钧天张乐,历乱奇思发”
《水调歌头·吊陆仲炳》 注释: - 今后且休说,凄绝桂林秋。只恨高邱无女,热血洒征裘。苦受敝车羸马,耐尽残羹冷炙,岂为稻粱谋。终投豺虎窟,死矣复何求。 - 今、从此:从现在开始,指陆仲炳遇害后。 - 凄绝:形容景色凄凉。 - 高邱:指高处的山丘。 - 热血洒征裘:指陆仲炳英勇牺牲。 - 敝车羸马:破旧的车和羸弱的马。 - 残羹冷炙:指贫穷生活。 - 岂为稻粱谋:难道只为稻谷和粮食吗
【注释】 《虞美人》是词牌名,又名“春光好”、“采桑子”,为双调小令。 东华:指皇帝居住的地方,借代皇帝。 羽陵山:在今湖北随县北,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故地,相传楚王在此被杀。 棱棱侠骨:形容人刚直不阿。 燕邯:指燕国,因战国时燕、秦两国经常交战,故称燕秦交界处为“燕邯”。 屠狗欲何求:语出《左传·定公五年》:“君子曰:‘善夫!言必忠信,言必信也。’然则‘无信’安能可乎?……若以丘之言语
【注释】 金缕曲:词牌名。 吊健行:指张健行《前填吊健行一阕》 亚子:张元济,字亚子 凄婉特甚:非常凄婉 依韵写此:依照原韵写作此词 虽然:表示让步,虽则(虽然) 那晓:哪里晓 沧桑:世事变化 刘郎:指晋代才士刘禹锡 秋风零落恨,更难携:秋风中零落的燕子让人更加伤感,更难以携带桃叶渡口的思念 伤往事:悲伤过去的事情 从头诉:从头细说 他生莫再今生误:不要在来世再错爱今生了 重帘浅梦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注释与赏析: 1. 愁倚阑令中秋月下,得亚君书,却寄梁溪(注释):在中秋节的夜晚,独自倚着栏杆,因为收到了友人的书信而感到忧愁。书信来自遥远的梁溪。 2. 天涯远共清光(注释):即使身处天涯之远也能感受到那清澈的月光,仿佛与远方的朋友共享这份美好。 3. 怯思量。道是中秋明月好,夜何长。(注释):我不禁开始思考,这美好的中秋之夜为何如此漫长?
注释: 风马儿吊健行公学:风马,即风马幡,佛教的一种法器。健行公,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姓李名贤。此句意指,在佛前祭拜健行公。 鹃声带血剧凄清:杜鹃鸟的声音带有血迹,让人感到凄清。 看花也伤心:看到美丽的花朵也会感到悲伤。 月也伤心:月亮也是悲伤的。 忆著今生爱恋,已前生盈盈:回忆起前世的爱情,充满了甜蜜。 鸾吪凤哕太无凭:鸾、凤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鸾吪和凤哕都是它们的叫声。这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