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耕作。辛苦声声催布谷。恐尔思饥。争向千门万户啼。
太仓红朽。饱死侏儒天下瘦。泪落东风。忍听嗷嗷满泽鸿。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减字木兰花·途中闻布谷”,此词为作者在途中听到布谷鸟啼声后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农民疾苦的同情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第一句:关心耕作,辛苦声声催布谷。

译文:关心农事,辛勤的劳作声催促着布谷鸟的啼鸣。

注释:布谷,布谷鸟,即杜鹃。相传是蜀地之禽,春末夏初即啼鸣不止,其声凄楚,故称。此处以布谷喻农事。

第二句:恐尔思饥,争向千门万户啼。

译文:恐怕你思念饥饿,所以争相向着千家万户发出啼叫。

注释:思饥,指因无食而饿。竞,争,互相。千门万户:形容人多的地方。

第三、四句:太仓红朽,饱死侏儒天下瘦。泪落东风,忍听嗷嗷满泽鸿。

译文:粮食都堆积在仓库里霉烂变质了,老百姓却因为生活困窘而消瘦。看着那些悲愤欲绝的百姓,我禁不住伤心流泪,不忍去聆听那哀嚎遍野的景象。

注释:太仓,指官署中的粮仓,也泛指官府。红朽,腐烂变红。侏儒,身材矮小的人,此处指百姓。太仓红朽,指粮食堆积成山,但已腐烂不堪。肥硕者多死于贪腐之途。饱死,饿死。侏儒,形容体形小,这里指百姓。太仓红朽,指粮食堆积如山,却已腐烂不堪。肥硕者多死于贪污腐败。瘦,消瘦。

第五句:泪落东风,忍听嗷嗷满泽鸿。

译文:泪水随着东风飘洒,忍不住聆听哀嚎遍野的景象。

注释:泪落东风:随风而落。嗷嗷,哀号声。满泽鸿,遍地都是大雁的尸体。

赏析:这首词作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作者罢居家乡时。当时正值春天,正是播种、生长的季节,农民忙于耕种,可是天公不作美,连日暴雨不断,使得农民无法及时播种,眼看就要到收获的时候了,可天气却越来越不好,眼看又要下一场大雨了,农民们只能望天长叹。作者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十分担忧和不安,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答案】

译文:关心农事,辛勤的劳作声催促着布谷鸟的啼鸣。恐怕你思念饥饿,所以争相向着千家万户发出啼叫。粮食都堆积在仓库里霉烂变质了,老百姓却因为生活困窘而消瘦。看着那些悲愤欲绝的百姓,我禁不住伤心流泪,不忍去聆听那哀嚎遍野的景象。泪水随着东风飘洒,忍不住聆听哀嚎遍野的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