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献赋真无计。且老温柔里。一箫一剑絮平生。回首羽陵山下碧云深。
棱棱侠骨千年矣。谁慰伤谗意。长林丰草不胜秋。交尽燕邯屠狗欲何求。

【注释】

《虞美人》是词牌名,又名“春光好”、“采桑子”,为双调小令。

东华:指皇帝居住的地方,借代皇帝。

羽陵山:在今湖北随县北,为战国时期楚国的故地,相传楚王在此被杀。

棱棱侠骨:形容人刚直不阿。

燕邯:指燕国,因战国时燕、秦两国经常交战,故称燕秦交界处为“燕邯”。

屠狗欲何求:语出《左传·定公五年》:“君子曰:‘善夫!言必忠信,言必信也。’然则‘无信’安能可乎?……若以丘之言语,将为有国者所欺,则如玉去石焉。古者有志行之士者,乃所以修身也。恶得而如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词。

上片开头三句,写词人感慨自己报国无门,只能老死温柔乡中。“献赋”即参加科举考试,但词人未能应试,只好归老于温柔之乡。这里用典,意谓自己虽有文才,却无处施展抱负。“一箫一剑絮平生”五句,写词人怀念昔日在羽陵山杀身成仁的壮烈之举,抒发了壮士难酬的悲愤之情。

过片“棱棱侠骨千年矣”两句,写词人对当年那些侠肝义胆之人的怀念与追忆。他们虽然历经磨难,但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气节。“谁慰伤谗意”,则是表达词人对于那些遭受冤屈而无法申诉的人的同情和关怀。

下片前两句,词人感叹长林丰草不胜秋,交尽燕邯屠狗欲何求,写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最后两句,词人发出了“交尽燕邯屠狗欲何求”的慨叹,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思。

这首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深沉的人生哲理。它既体现了词人对于历史的深刻反思,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