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池上,爱电光照遍,晚来清绝。明月中天三五夜,几见金瓯圆缺。阆苑栽花,钧天张乐,历乱奇思发。这番游览,愁肠那不千结。
喜见八凤争飞,六龙竞舞,疑叩华严窟。回首流民图一幅,狼藉荒郊枯骨。淮北饥寒,江南佳丽,两样同凄切。灯前归话,细君相对呜咽。
【解析】
此诗为作者观赛珍会,与亚君同行的即景抒写。“湘月四月十五夜”交代时间、地点。“味莼园”“赛珍会”点出题中的“观赛珍”,即观赏美味鱼肴。“同行池上”点出地点,“爱电光照遍,晚来清绝”描写了湖面月光如水,波光粼粼,夜色清幽,景色优美。“明月中天三五夜”是诗人想象之景。“几见金瓯圆缺”是说诗人看到一轮明月,联想到国家的兴亡。“阆苑栽花,钧天张乐,历乱奇思发”,用天上仙境和天上音乐衬托人间的繁华,反衬出作者内心的悲凉。“这番游览,愁肠那不千结”,“愁肠”指忧国之情。“喜见八凤争飞,六龙竞舞,疑叩华严窟”,以龙喻国家,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回首流民图一幅,狼藉荒郊枯骨。淮北饥寒,江南佳丽,两样同凄切”,以画中的百姓和荒郊的枯骨对比着写,表现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灯前归话,细君相对呜咽。”在灯光下归家后,夫妻相对诉说离别之苦。
【答案】
译文:
湘江上的月亮在四月十五夜,我们一起去品味莼菜的鲜美,观赏比赛美食的盛宴,亚君与我一同同行。我们在湖面上行走,欣赏着湖上美丽的夜景,月光洒满湖面,映照着波光粼粼的水色,夜色如此清冷。在这美好的夜晚,我看到了一轮明月,不禁想起了祖国的盛衰兴亡。我在想,这轮明月是不是代表着国家的兴亡?
阆苑里栽花,天宫奏响乐曲,种种奇思异想都涌了出来。我感叹,这次游赏,让我愁肠百结啊!
高兴的是我见到八个凤凰在争飞,六个龙在争夺着舞步,好像在叩问华严寺的大门似的,我心中充满了疑惑。当我回头望着流离失所的老百姓的画时,只见他们一片狼藉,在荒芜的野外。淮河以北的人们饥饿寒冷,江南的人却过着安逸的生活。两种生活,让人心生悲哀。
灯前我回到家里,妻子也相对而泣。
赏析:
这是一首记事诗,记的是一次游宴观赏珍味之事,也是一次感怀时事之作。诗的前四句写景,从观赛珍味到赏月观湖;中间十二句写人,从宴饮到感怀时事;后四句写情,由感慨时事写到夫妇离别。全诗情景交融,意境高远,语言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