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织暝,恁蘅芜艳绿,秋色催换。
凤小鸾攕,记那夕、十二春灯屏扇。
梦荡嫣云,衾浮凉水,静极生幽惋。
晶帘无月,一蛩隔竹啼缓。
偏又苦调樱桃,筝弦曳出,是谁家庭院。
想亸蝉鬟泥烛影,一息兰丝吹怨。
细入花心,轻摇酒力,响抑听微断。
如歌回纥,相思水远山远。
湘月 宿春畹楼闻隔花度曲声
画楼织暝,恁蘅芜艳绿,秋色催换。
凤小鸾攕,记那夕、十二春灯屏扇。
梦荡嫣云,衾浮凉水,静极生幽惋。
晶帘无月,一蛩隔竹啼缓。
偏又苦调樱桃,筝弦曳出,是谁家庭院。
想亸蝉鬟泥烛影,一息兰丝吹怨。
细入花心,轻摇酒力,响抑听微断。
如歌回纥,相思水远山远。
【注释】
湘月:词牌名。
宿春畹楼:在长沙西面约一里处,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草堂别墅。
画楼:彩绘楼房。
织暝:指天色已晚。
凤小鸾攕:指凤凰与鸾鸟。
十二春灯屏扇:指唐人韦庄所制《菩萨蛮》词中“记得来时春暮,柳梢斜月,红杏落,花影乱莺声碎。满城风雨近重阳,东篱黄菊垂芳泪”等句,以“十二春灯”形容花容,“屏扇”形容画栋,即指韦庄的“记得来时”。
嫣云:女子的美貌。
衾浮凉水:指夏夜的清凉。
晶帘:水晶帘子。
秋声:秋天的声音。
苦调:哀伤的乐曲。
樱桃:樱桃树,此处泛指女子的容貌。
回纥:古代西域民族,这里指胡乐。
水远山远:比喻距离遥远。
【译文】
画楼上的灯光渐渐昏暗下来,你像那盛开着的蘅芜一样艳丽地开放,秋天的景色催促着它更换。
凤凰与鸾鸟相映成趣,我还记得那一夜,十二盏春灯的屏风上闪烁着光芒。
梦境中荡漾着娇美的容颜,被子浮在清凉的水面上,静到了极点就生出幽深的哀惋。
晶莹的水晶帘子里没有月亮,一只蟋蟀隔着竹子在夜晚啼叫。
又苦于听那悲切的曲子,那是从何方传来的呢?
想那少女的头发轻轻垂下,被烛光映照出的发丝就像兰花一样纤细而柔媚。
她轻轻地摇动着酒杯,随着音乐的节奏,她的歌声如同泉水般流淌。
那声音宛如歌唱中的回纥曲,让人想起远方的相思之情。
【赏析】
此词写秋夜独宿春畹楼上,听到隔花传来的曲声而引起的感慨。开头四句描写了秋夜之景,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气氛。下片转入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对往昔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叹。全词语言清丽,意境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