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廷式
【解析】 本诗是词人于公元108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重游西湖,触景生情而作。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景衬情、以乐衬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答案】 ①落叶浸愁,凉思警醉,衰杨恰似眉弯。(“浸”、“寒”、“警”、“警”为关键词注释) 译文:秋风中树叶飘落浸湿了忧愁,凉意使我酒醒如惊弓之鸟。杨柳的枝条像女子弯曲的眉毛一样。病后初秋日暮时分,云烟迷蒙一片清冷。 ②凭栏冉冉斜阳下,有断魂、分付湖山
摸鱼儿·为黄仲韬题吴彩鸾骑虎图 倚苍岩、翠藤无路,琅玕芝草谁问。天风忽振疏林外,睹此烟鬟雾鬓。斜日冷。倩白虎从容,还上匡庐顶。松花满径。看银汉回波,石梁飞瀑,一啸万山应。 吴家事,千古风流仙境。何人摹入金粉。箫声可似秦楼凤,甲帐瑶台偕隐。环佩整。羡儿女情痴,也有神仙分。清贫自哂。买十幅云笺,唤谁彩笔,重为写唐韵。 【注释】 - 倚苍岩:靠着苍青的山岩。 - 倚苍岩:靠着苍青的山岩
【注释】桂殿秋:词牌名。吹玉笛,过江干:吹奏起玉制的笛子,渡过江去。十分春思已阑珊:十分的春天的思念已经凋零了。晓风残月无多地,便作天涯柳絮看:早晨吹来的风和残缺的月亮,已经没有多大的用处了,就把它看成天涯飘飞的柳絮吧。 赏析: “吹玉笛”三句写景抒情。“吹玉笛”,点明季节为秋季。笛声在空旷的江面上飘荡,引起诗人的无限思绪。“十分”二字写出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春思”指怀念家乡之情景;“阑珊”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苏轼的《浪淘沙》词。下面是对全诗逐字翻译: 1. 寒气袭重衾(注释:被子上弥漫着冷气,好像被重物压着一样。),似睡还醒(注释:我仿佛刚睡醒,又好像还没睡)。 2. 炉香静爇夜沈沈(注释:我在夜晚静静地点燃了香,整个房间沉浸在宁静之中。)。 3. 起视阶前明月影(注释:我起身看那阶前的月亮影子,好像在移动)。 4. 云合如冰(注释:云彩好像凝结成了冰块。)。 5.
浣溪沙 · 拟唐人 着意偎人思不禁。寒灯相对夜沈沈。此时何必是同心。 凝视酒痕侵素靥,近前香气透罗衾。不情端恐负神明。 赏析: 这是一首模仿唐代诗人的作品。词中描绘了一个女子思念爱人的场景。通过描述女子的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她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韵味的优秀作品
诗句释义: - 一片碧云西,梦里瑶姬宛在。 - 关键词:碧云、瑶姬、梦、宛在 - 注释:形容天空中如碧色的云朵,而梦中的仙女瑶姬仿佛还在眼前。 - 整顿平生心事,向婵娟低拜。 - 关键词:整顿、心事、婵娟、低拜 - 注释:整理好自己一生的心思,就像对着月中的嫦娥(即嫦娥)表示敬意,并低头行礼。 - 鲛绡别泪凝红冰,犹忆旧时态。 - 关键词:鲛绡、别泪、红冰、旧时态 - 注释
【注释】 系肘香囊:系在手臂上的香囊。同心彩胜:手帕,即彩胜。彩胜,用彩色丝线织成的小饰物。 东风吹满:东风拂动。绿杨桥:桥边杨柳青青。 离魂一度销:离别时魂灵消散过一会儿。 星眸宝靥:明亮的眼睛像星星一样的眼珠和红润的嘴唇。 下帏羞:撩起帷帐羞得脸红。 赏析: 《巫山一段云》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小令。此词上片写别后相思之情,下片写相思之苦。全词语言优美,含蓄蕴藉,意境深远,富有艺术感染力
【注释】 ①永遇乐:词牌名。②幽州:今北京市。③候雁哀鸣,惊麇昼窜:候雁哀鸣和惊麋昼窜,都是指边塞的凄凉景象。④斡难河: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肯特山附近。⑤玉关:即玉门关,位于河西走廊西端。⑥千秋:千年。⑦明妃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郊。⑧祁连:即祁连山,在今青海省。⑨射虎:指东汉马援征匈奴的故事,马援曾单骑深入匈奴境内,射杀敌人数人。⑩岁华易晚:年华渐老。 【译文】 夕阳下
【赏析】 这是一首伤离怀远的词。 上阕起笔,点出时令为暮秋,并描写了一幅清冷凄寂的秋江夜景:江岸平阔,苇丛中露水晶莹;沙渚莲蓬,被秋风摇落,粉红花瓣飘落水中,犹如销尽一般。天空中晚云密聚,已将秋色罩满。接着又写夜雨潇潇,江水空澄,凉气袭人。短小的小船在江中荡漾,船上的篷布随风轻轻摆动,水珠不断滴落下来。“记曾”二句是追忆当年与情人分别时的情景:两人依依惜别,我黯然神伤,而她却依然如春柳般绿意盈盈
绿意联句寄仲鲁编修志钧即咏其事 湘花梦影。可西风昨夜,几回吹醒。曾记盈盈,楼上黄昏,瞥见游春鞭镫。开窗笑语红襟燕,道莫负、海棠栖稳。天涯别有桃源,误了琼枝芳讯。 注释:湘花梦影。西风吹过,仿佛能听到那清脆的鞭声,唤醒了沉睡中的春天。曾记得那天,在楼上黄昏时分,我瞥见了游春的人们,他们的鞭子在风中摇曳。打开窗户,看到燕子在空中飞舞,它们似乎在告诉我,不要辜负海棠树,让它安稳地栖息。 太息琴丝笛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