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文
诗句解释与赏析 首句:尘沙起 - 尘沙: 指尘土和细沙。在古诗词中,通常用来象征环境或氛围的恶劣、混乱。 - 起: 开始出现或发生。这里表达的是环境的恶劣状况从一开始便笼罩着整个场景,为后续的情感铺垫基础。 第二句:镇无语、独坐愁如水 - 镇: 一直,始终。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 - 无语: 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 独坐愁如水: 比喻孤独地坐着时
【注释】 1. 题卞赛印次愚公韵:题目是《疏影》诗,是一首咏物词。 2. 千秋一物:指梅树。 3. 香残脂腻:指梅花的香味已经消散了。 4. 画角颜色:指梅花的颜色。 5. 柔枝袅娜:树枝柔美。冰花:形容梅花像雪花一样白。 6. “恁板桥、旧院风流”三句:指梅花在板桥旧院中盛开,被玉箸钤(jiān)出了(指被人们收藏起来),形容梅花非常漂亮。 7. 珠帏玉几:珍珠帷帐,玉石几案。这里指梅花。 8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十二银屏引漏长,流苏深镜枕函香,眉痕鬓影几回量。 - 这四句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闺阁女子的生活场景。"十二银屏"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窗户装饰,由十二片小屏风组成,象征着富贵和优雅。"引漏长"则是指古代的一种计时器,用来测量时间。"流苏深镜"指的是一种精美的梳妆工具,可以调整镜子的角度,让光线柔和。"枕函香"则是指古代的一种枕头,里面填充有香料
【注释】: 九城:指古代都城的城墙,这里比喻人的青春。春色:喻指青春。 小语:对人说话。泥人:塑像,这里指人。矜旖旎:娇美的样子。 摇梦:指在梦中与情人相会。 几:表示不定的数量。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的词。上片写春天的景色以及女子对它的欣赏。首句“薄醉柔欢夜渐温”点出时当暮春,作者因饮酒而感到心情愉悦。“九城春色晕眉痕”是说春天的景致使眉宇之间也染上了春天的色彩。“一回凝顾一销魂”
【注】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慢”、“水调歌头”等。 春色眉痕展。省识幽兰开未远,一夕梦教香掩。低徊独听莺声,恼人车马三更。携手怕言归去,几回孤负欢盟
诗句释义及赏析: - “八声甘州 坐栖琼楼” - 注释: 这是词的标题,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一首以“琼楼”和“八声甘州”为特征的作品。琼楼常用来比喻豪华的居所或美好的环境。 - 译文: 坐在华丽的楼阁中,享受着美酒与时光。 - “正当楼酒醒又黄昏,此间尽消磨” - 注释: “正当楼酒醒”指在饮酒后醒来的时间正好是傍晚;“消磨”意味着时间流逝,事物渐渐消逝。 - 译文: 正当我在醉酒后醒来的时候
【注释】 疏影:梅花的倒影。 眉云画:形容梅花的枝干如美人的眉毛,又似画中的云彩。 罗浮:山名,在广东。 梦远:梦境遥远。 窗就月:指对着月光赏玩梅花。 闲缀:随意点缀。 浅淡妆成:形容梅花的色泽浅淡而雅致。 东风:春风。 禁惯:习惯。 幽寒禁惯:指梅花受尽了寒冷的折磨。 去也未关愁怨:即使离去也与忧愁没有关联。 孤山:杭州西湖边有名的山,相传是北宋诗人林逋隐居的地方。 鹤:指林逋的鹤。
【注释】 浣溪沙·车马寒潭忆旧踪: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属中调。词牌名有单调、双调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乐章集》入“大石调”。 别馆城南春乍展:别馆,指别馆的南面。别馆,即妓院。城南,指南城,指京城。春乍展,指春天刚刚到来,万物复苏。 灵犀江上梦曾通:灵犀,传说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时用其角摩擦而产生火花,因以为情深意切的象征。梦曾通,指曾经梦见过她。 怜渠渠亦独怜侬:怜,爱怜
诗句解读: - 西江月:这是一首词牌名,常用于表达深沉的情感。在古代,“明月”常常象征着思念和离别。 - 未是云教月转: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期待和等待。这里的“未是”意味着不是,而“云教月转”则描绘了天空中云的变化影响了月亮的运行,从而使得月亮无法如期出现。 - 生愁花许烟迷: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等待而感到的忧愁。这里的“生愁”表示因等待而产生的愁绪
注释: 1. 兰汤:一种用来沐浴的香汤,常用来比喻美酒。排鬓丝:用兰汤洗发,使头发蓬松。 2. 柔絮:轻柔柔软的云状物,即云朵。腻香脂:指兰汤中添加的美香。 3. 荡人思:引起人的思念之情。 4. 微夜静:夜已深沉,静寂无声。 5. 好春浓:春天的气息浓郁,美好动人。 6. 波痕:波浪的痕迹。 7. 颤腰支:形容女子娇媚柔弱,身体轻轻颤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女子洗浴后的美丽形象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