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诗句释义与译文 无心事铅黛,采采菊金黄。 注释: - “铅黛”:古代女子的化妆用品,这里指代女性化妆。 - “采采菊金黄”,形容菊花盛开时的金黄色泽,充满了秋天的气息。 译文: 没有心思去涂画脸上的妆容,只欣赏着盛开的菊花,它们金黄色的花瓣在阳光下闪耀。 徘徊欲寄远,云梦连潇湘。 注释: - “徘徊”:犹豫不决或徘徊不决。 - “云梦连潇湘”
【译文】 我过去贫困时冬天没有裤子穿,家中四壁萧条只有柱子。自从踏上仕途后,衣食无忧使奴仆妻儿都吃得很好。线缝针引不敢忘记针,入室之始便应遭嫉妒。官场上跌足泥泞寒意生,泪水鼻涕又与往年一样。衔恩省过自责到骨髓,万罪一愚难以自恕。山中深坐觉得困烟瘴,天阔日想沾雨露滋润。性情中不爱宾客诗,或许未然工部句。文章谁谓不得力,陋儒岂是冠相误。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从贫苦生活走向富贵后的心理变化
【注释】: 1. 茅檐竹屋:指简陋的茅草屋和竹子做的小屋。 2. 吹山风:形容微风吹拂。 3. 两山流水:指左右两边各有一条小河,环绕着房屋流淌。 4. 如闭篷窗小舟坐:形容坐在小船里,如同关上门窗一样安静。 5. 四面烟雨春蒙蒙:形容周围环境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春天的气息朦胧而神秘。 6. 块然拥被看周易:《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这里形容躺在床上阅读《周易》。 7.
这首诗由两部分组成,每部分包含八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部分(第1-8句):描述了诗人在贫穷中的生活困境。 米尽 —— 粮食吃光了。 米贱今年不论钱 —— 今年粮食便宜,即使没有钱也能买到足够的食物。 雀鼠餍饫人留残 —— 小虫和老鼠吃饱后剩下的食物被人们吃掉。 青蚨不过百枚去 —— 形容生活艰难,只能拿出一百个铜钱。 可得明珠一斗还 —— 虽然只有一百个铜钱
【注释】: 1. 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园中的锦被花才刚刚开放,一簇花中有红有白两色。 2. 何郎:晋代诗人何逊,字仲言,曾任零陵太守,因诗才出众而闻名。 3. 汗汤饼:用汗水揉制的面饼,即蒸饼。 4. 妃子: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醉流霞:指杨贵妃醉酒时,酒液洒落如飞霞般美丽。 5. 山斋客人: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6. 风味:风土人情,这里指当地的风景和风俗。 7. 太守家:指赵守的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等,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根据诗歌的写作手法,分析其艺术特点,据此具体作答即可。 【答案】 示例一:园中锦被花始开一枝红白二色赵守以二诗见报依韵答之机上红,江头红,其织其濯皆春风。 机上的丝绸
夜闻雨声赋古风 时赵使君祈雨之翌日也 山斋道人梦魂清,梦中细响忽可听。 三峡流泉出幽隐,万蚕食此春叶声。 三峡的溪水从山中流过,发出细微的响声,仿佛是蚕儿在吃桑叶的声音。 又疑相如夜病渴,蟹眼乱沸石鼎鸣。 又好像汉代司马相如因病喝酒后发困,他趴在桌上睡着了,而他的仆人煮的水被沸腾的石头打破了,水声震醒了他。 呼童起视果安在,云是四檐甘雨倾。 于是叫仆人起来查看,发现那水已经倒在了房檐下。
诗句释义与赏析 壬申年(壬申年,公元1082年)封州自正旦(正月初一)雨至元宵(农历正月十五)不止。 人图作元夜,剪纱累红莲。天欲下膏泽,万瓦飞流泉。 人们图谋着在元夜时制作灯饰,剪裁彩纸来装饰红色莲花。天空好像想要降下滋润万物的膏泽,让屋顶上的瓦片都像泉水一样流淌。 烧灯雨何损,不过市井喧。春若无此雨,从谁觅丰年。 虽然下雨可能会给烧灯带来不便,但这只是短暂的干扰
癸酉年冬天四日,江行 寒风荡涤了暑气,小雨凝结了别离的愁绪。 行人向西而行,长江向东奔流不息。 我乘着孤舟归去,回肠九曲千回转。 在桨声中小憩,清梦何其遥远悠长? 恍若拥有双翅,飘然得自浮游。 仙风入骨,佳气遮林丘。 尘外的人物古旧,云间楼殿幽深。 回想此地何所,而自己却被困在中间。 旁边有个老人笑着对我说,你失去了当初的计划。 贪念前慕垂钓之乐,遂被美色所诱惑。 如今身心疲惫,身患疾病
赵子礼(赵汝谈)在劝农回有诗和者盈轴,而皆颂德诗,非劝农也。拟和二篇 山田硗薄高低春,田者缘山嗔鸟耘。 懒惰的农民不去树林外打猎,而是害怕这些鸟,因为害怕鸟会打扰他们耕种。 守出见之告以情,尔辈勿视米价平。 守门人出来告诉他情况,你不要看米价平稳。 官今不用农为兵,虽屡丰年自当耕。 现在官府不把农民当作士兵使用,即使多次丰收,农民也要继续耕种。 醉饱酒食尔有名,田畯至喜非肇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