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解析】 此词为端午节抒怀之作。上片写端午习俗,下片抒发感慨。首句“榴花红”即指石榴花开了,“驹光瞬”指时光易逝如白驹过隙。“午节”,即端午节。“薰风解愠”,意谓和煦的春风可以消愁解闷。“龙舟”,即船,这里泛指划船竞赛。“厌听喧箫鼓”意思是说厌烦听喧闹的箫鼓声。这几句写的是端午节时民间的习俗:人们欢庆这个节日时,要举行划船比赛,并伴随着箫鼓喧天,但作者对此并不感兴趣。“五十六年徒自苦”
《一斛珠》 从君去也。亭皋木叶萧萧下。一时风景都狼藉。络纬秋啼,似诉不平者。 闭门且把浮宾谢。人面都真人意假。一杯浊酒消残夜。欲了公家,还受痴儿骂。 注释: - 从君(跟随您) - 亭皋(长堤之上) - 木叶萧萧(落叶纷纷) - 狼藉(杂乱) - 络纬(蟋蟀) - 浮宾(客居) - 人面(人的面貌) - 真人意假(表面真诚,实际不真) - 浊酒(粗酒) - 残夜(夜晚) -
【注释】: 天然清绝:天然的,十分清新。 断桥残雪平湖月:断桥上残留着未融的积雪,平湖上倒映着明亮的月亮(断桥、平湖都是杭州西湖的景点)。 淡妆浓抹波光瞥:淡妆是轻轻施过粉黛,浓抹是指用重色描眉画眼,但都使水波闪烁,显得格外动人。 加减俱非,色岂人工设:减就是减少,加就是增加,两者都不是人为所能控制。 曲折赤阑连岸接:曲折曲折地连接着两岸,红色的栏杆。 凿开混沌胸成穴:像挖开了混沌一样
【注释】 黄沙漠漠:辽阔的沙漠。穹窿方垒:高高的山冈。金棺托:用金子做的棺材。神巫炼骨珍灵药:巫师炼制仙丹,使尸体不朽。地久天长:天地之久,人世之长,形容时间漫长。何事南山椁:为何要用南山木做棺材。疑冢漳滨:在漳水边挖个坟墓作为疑冢。茂陵玉碗:汉武帝茂陵中的铜碗,据说是秦始皇的玉碗。人间落:从人间掉落。形骸留得终缠缚:身体被束缚着,无法解脱。捣麝成尘:捣碎的麝香变成尘土。何似归寥廓
【注释】 斛:古时盛酒的器具,一斛相当于十斗。珠:珍珠。王广龄:人名。厅长、汤觉顿:王广龄和汤觉顿都是清朝官员。代表死之,汤觉顿是被杀,徐君勉是跳而免。起事者意在徐,意思是说起义的人想要杀死徐君勉。反免:反而免去了死罪。有幸不幸存(shēn):有幸没有死。惊雷蛰起:惊动蛰伏着的龙。孽龙腥喷波成紫:惊醒蛰伏着的龙,龙的腥气喷出,波浪变成紫色。封姨:指龙母娘娘。过处:经过之处。花纷坠:花瓣纷纷落下
慰人寥寂。玲珑一串烟丝密。柔枝细蕊幽香别。金谷楼头,凉夜正相忆。 译文: 安慰人心的寂静,珍珠兰如一串烟雾般缠绵。纤细的花枝上点缀着芬芳,宛如仙境般的幽静。在金谷楼上,清凉的夜里,我正怀念你。 晚妆帘底疏星碧。泪痕穿作连环结。枕函松落圆难觅。粘上云翘,秋是露华滴。 注释: 1. 慰人寥寂:安慰人心的寂静 2. 玲珑一串烟丝密:珍珠兰如一串烟雾般缠绵 3. 柔枝细蕊幽香别:纤细的花枝上点缀着芬芳
【注释】 斛:古代容量单位,一斛为十斗,这里指一升。 珠妆玉裹:比喻花朵洁白如珠、晶莹如玉。 秋窗肯被胭脂涴:秋天的窗户里不肯沾上胭脂的痕迹。 西风一任横塘过:任凭西风吹过横塘。 时世妆成:指时下的风气已经形成。 笑煞:使……大笑。 莫道晚开轻自误:不要以为花开得太晚就不值得一顾。 争春羞作娇无那:争着在春天开放而显得娇艳的样子,实在是没有办法。 岁寒删尽闲花朵:岁寒之后凋零了众多花朵。
【注释】 一斛珠:唐教坊曲名,本舞用玉钩和丝竹伴奏,因舞者执一尺多长的圆珠子而名。 闺戏:女子在室内游戏。 闷来自照春山膴(mǔ):烦闷时自己照镜子看自己的脸容。 鹦鹉:鸟名,此处指女子所养的鹦鹉。 人四五:有四人。 憨(hān)时:一时,片刻之间。 双股:古代妇女发髻上的一种装饰品。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一对年轻女子在庭院里嬉戏的生动场景。 上片写女伴们在一起斗完芳草,又翻棋谱,她们玩得很起劲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斛珠》。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一斛珠·佳人剧马掉 团圞有对,小花兜肚殊堪爱。而今多放金钗在。天女散花,贺倒须教倍。 小姑乱掉全无谓。三叶风旗都扯碎。侬家更有鸳鸯背。 不喜金钗,私喜名儿美。 注释: 1. 团圞(wěi)有对:指的是女子梳成的一种圆形发髻。 2. 小花兜肚:指女子佩戴的小饰品。 3. 今:现在。 4. 金钗(chāi):古代妇女的发饰
【注释】 一斛珠:曲牌名。 题扇头:在扇子上作画。 扑蝶图:指画中有扑蝶的图画。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借咏画中人物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全词通过描写画中人的动作、神态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巧妙地表达了词人对主人公的同情与关切。 “抛残线帖,金钿巧衬芙蓉颊。”首句写扇面图案,即扇上的图画。这里写的是画中的一位佳人。这位佳人头戴花冠,身穿着华丽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