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去也。亭皋木叶萧萧下。一时风景都狼藉。络纬秋啼,似诉不平者。
闭门且把浮宾谢。人面都真人意假。一杯浊酒消残夜。欲了公家,还受痴儿骂。
《一斛珠》
从君去也。亭皋木叶萧萧下。一时风景都狼藉。络纬秋啼,似诉不平者。
闭门且把浮宾谢。人面都真人意假。一杯浊酒消残夜。欲了公家,还受痴儿骂。
注释:
- 从君(跟随您)
- 亭皋(长堤之上)
- 木叶萧萧(落叶纷纷)
- 狼藉(杂乱)
- 络纬(蟋蟀)
- 浮宾(客居)
- 人面(人的面貌)
- 真人意假(表面真诚,实际不真)
- 浊酒(粗酒)
- 残夜(夜晚)
- 公家(公事或国家事务)
- 痴儿(愚笨的小孩、孩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夜晚,因为公务而不得不与朋友分别的情景。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从君去也”,直接点明了主题,即要离开的朋友。紧接着,诗人通过“亭皋木叶萧萧下”来渲染氛围,营造出一种秋天凄凉、落叶纷飞的景象,为后面的离别之情做了铺垫。接着,诗人用“络纬秋啼,似诉不平者”来形容蟋蟀的鸣叫声,仿佛在诉说着世间的不平和自己的不满。这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感受。
诗人转而进入室内,“闭门且把浮宾谢”。这里的“浮宾”指的是那些不必要的应酬和访客,“闭门”则表现出诗人想要远离世俗喧嚣,专心处理公务的决心。然而,当他面对“人面都真人意假”的现实时,不禁感到失望和愤怒。他意识到,表面的真诚和友好背后往往隐藏着虚假和欺骗。
诗人以“一杯浊酒消残夜”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想要借酒浇愁的愿望。同时,他也暗示了自己对这种虚伪行为的无奈接受。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真实期待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