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
【注释】 石湖:即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的太湖。丳月:指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古代民间赏月的节日。小红:作者友人的女儿,名姜夔的小女姜氏。时同社:当时和作者一起吟咏诗词的朋友们。白石:指北宋文学家苏轼。暗香疏影二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下四首为东坡所作词。余情赋此:我吟咏这首词,抒发我的哀愁。仍次姜韵:用姜夔词中的韵。梦游:梦中遨游。凄独:悲伤孤独。
【诗句注释】 1. 吴云愁暗醒:形容秋天的云雾,像吴地的云一样。 2. 薄袖吹香冷:形容秋风的凉爽和衣袖的微风感。 3. 梦老汉宫秋:指梦境中的皇宫,秋天的景象。 4. 一片残霞,又散江南锦:形容秋天的美丽景色。 5. 红窗刀尺催霜紧:形容红色的窗户在秋天里更加寒冷。 6. 坐晚妆凉靓:形容女子在秋天里的妆容。 7. 莫问浣纱人,泪粉凄迷,湿透西风影:形容秋天的美丽景色。 【译文】
【解析】 “满江红”是词牌名,《满江红》为宋代词牌名。词牌名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词的体裁,二是词的曲调或调名。词牌名中的“满江”二字表示词调有七字句、九字句、十字句等不同的格式。“和易菽由同白石韵”指作者与易菽同作一首以“白石”为词牌的词。易菽,即苏轼门人黄鲁直,号东津先生;白石词,乃姜夔词集名。据此可判断出这是苏轼与黄东津(即黄鲁直)同作一首咏梅的词。 【答案】 译文:
诗词翻译 庚寅年的中春时节,我打算用车来摆渡江边,告别江东的旧友。 江城昏暗的雨,正伴随着残箫声迷离入梦,客船上没有酒。 曲里吹起阵阵香尘,却吹不醒少年人衣衫上的尘土。 官烛烟寒,驿亭波暖,柳叶绿入清明时节。 不要折下玉人头上的发簪,她的小眉已经一年未见疏瘦。 慢慢地回忆起离别东风的日子,等着新词谱完,吴趋歌口。 明日在西园相聚,春天美好,留得一双鹤看守。 蓬海仙踪,蓟门归梦,叠鼓催着津口。
霜花腴 是北宋文学家晏几道的作品,全篇以咏叹秋色起兴,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译文: 冷红点缀着翠绿的叶子,怎能够等闲度过,在星前悄悄地让春光逃跑。珠幌摇动着灯光,玉阑呼唤着酒,余风留住了笙箫的声音。夜花自得其乐,贮满艳光,金鸭重烧。更谁家的好月飞来,倚妆同守着可怜之夜。芳梦有情须断,尽歌云会护,莫便魂销。秋点寒催,粉光浓觅,留仙不隔冰绡。坠钿倦翘,度悄吟、花气如潮。怕朝霞一掬愁痕
三姝媚 吴坊歌板地。借青尊浇残,一春红泪。有限柔魂,似海棠枝上,断丝还系。第一轻盈,禁几度、沈郎腰细。莫遣垂杨,空向高楼,替人眠起。 昨夜欢盟须记。但醉粉迷香,枕边花气。雨薄云轻,怕梦来都变,那时情味。晓帐愁分,却又惜、黄昏容易。自恁幽期能耐,而今倦矣。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吴坊歌板地” - 描述场景设置在吴坊,使用歌板作为背景音乐。 译文与赏析:
【译文】 平江的风色和煦,连着三月。夜寒时节又到了红楼别离的时刻。没有酒不要伤感春天的到来。新年见到的是旧人啊。 安排双泪眼,长送春波晚。斜月过西池,隔栏花自移。 【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子韶、小山重叠金明。此调为单调,前后段各四句五言七字或九字不等,有两结句。 连三月:一作“重三”。连,接连不断。重,指农历正月初一。重三即重阳节,是秋季的一个节日。 红楼别:一作“红楼愁”,红楼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 海山仙使:指月中的嫦娥,传说她曾下界为月宫之神。 小谪:指月宫中的嫦娥因轻举而失足坠落人间,被罚到人间为人。 奴星:指嫦娥。 烟波家世感:指作者身世感慨。 渔童:指渔父。 锄药生涯:指隐居山林。 封侯:指获得功名。 颖士:指有才学的人士。 十载:指十年的时间。 博怜才誉:指广泛地同情和赞誉。 牙爪列: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赚子英雄:指用权术诱骗、利用他人。 老更书佣伍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描绘一幅精美的画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重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小榭微波 - 微波:微波荡漾。这里形容小榭周围水面轻轻波动,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2. 疏帘暗雨 - 疏帘:稀疏的窗帘。这里暗示着雨天的氛围,使得室内显得更加幽静。 - 暗雨:雨水朦胧不清,无法看清其形态,给人一种朦胧美的感觉。 3. 夜凉横玉 - 夜凉
【诗句释义】 少年游 其二 宿杭州凤山门外夫容和泪送流霞。 莫浣越溪纱。 水色帘衣,粉香窗扇,知醉那人家。 酒香红被东风影,吹梦又天涯。 一夜春潮,四山残雪,狼藉枕边花。 【翻译与注释】 在杭州凤凰山门外的旅馆里,我看着天边的流霞渐渐消失。 不要洗掉越溪边的纱,那里有美丽的风景。 窗帘如水,衣裳如画,香气如歌,美梦如诗。 春风拂过红被,仿佛是东风在吹着我们。 夜深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