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遹
【注释】 “忆少年” 词牌名。“··忆远”是题目。 “闲来”三句。“极目”,放眼远望。朦胧,迷濛。云树,指天空中缭绕的云雾和飘荡的树木,喻指家乡景物。“怀中”二句,言自己思念亲人的心情,泪流不止。数行泪,形容泪水之多。何人弹与:向谁说呢?弹与,弹奏琵琶以寄托哀思。 “日日”三句。潮回乌角渡,潮水每天在乌角渡处涌起,退去。乌角渡,地名,在今安徽当涂东南。《晋书·江统传》:“乌程督邮江统上疏谏曰…
【注释】 社日:农历二月二日,为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扮榆往事还重见:指在春天的宴会上,故人重逢。扮,通“宴”,聚会。 窃炙:偷吃热肉,这里指品尝美味的食物。 樱桃庭院:樱桃花开时,院落中景色优美。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平皋翠縠的春宴上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春日宴乐图景,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怀念之情。全词语言明丽,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更漏子·午饮 译文:额妆轻,眉影细。发际莹莹光腻。收宝镜,炷沉烟。低头急绣缠。 菖蒲碧,榴房赤。午酒中人无力。罗袂薄,晚风凉。幽兰被体香。 注释: 1. 额妆轻,眉影细:形容女子的妆容轻盈细腻,眉毛修长而美丽。 2. 发际莹莹光腻:形容头发光亮润泽,如同珍珠般璀璨。 3. 收宝镜,炷沉烟:收起宝镜,点燃沉香。沉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 4. 低头急绣缠:低下头,快速地绣着东西。 5.
【注释】归思:即《阮郎归·天门水涨轻黄外》中的“归思”。 【赏析】这是一首送行词。上片写别前送别,下片写别后思念。开头两句“阮郎归·天门水涨轻黄外”,点明了送别之地——天门山。作者用“玉河”和“仙桥”两个词语,描绘出一幅天门山水色空蒙、景色优美的画面,为下文的离别作铺垫。接着,作者以“轻黄遍柳丝”一句描写了天门山下的美景。“仙桥认取再来期”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再次相聚的期望。过片“人事换
【注释】 漫:随意,任意。重帘:双层窗帘。 朝寒:早晨的寒冷。略(lüè):稍微。 桃李:泛指桃花和李花。 垂银蜡:泪流如银蜡。 烟缕(1ù):烟雾,炊烟缭绕。青于发:比头发还绿。这里形容柳条的颜色,也暗示了春天的来临。 午幕:中午的阳光下。人声悄不闻:人们说话的声音很轻,几乎听不到。 隔花细雨流莺滑:窗外的花丛中传来了细细的春雨声,像小鸟在树枝上跳跃的清脆声音,非常悦耳。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最后分析概括即可。 词的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开头三句写花影锁重门、行云天外峰,是实写。“梦魂吹去杳无踪”一句是虚写。“此时愁杀侬”一句点明此情此景引发自己的愁思。接下来三句,用风剪剪、月胧胧、春霜压被浓等意象来表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无奈。结尾两句,狂儿撼晓钟,既是对前文的总结
好的,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一叶为谁飘,染就十分秋色。欲借江郎青管,赋闺中新什。 - 一叶为谁飘:秋天到了,树叶纷纷飘落。叶子在空中随风飘荡,不知道它们是为了谁而飘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和对秋天的喜爱。 - 染就十分秋色:树叶的飘舞使得秋天的颜色更加浓烈。这里的“十分”强调了秋天的丰富多彩和美丽。 - 欲借江郎青管:诗人想要借助江淹的才华,创作出像青管一样优美的诗歌
展罗衣,宽宝缬。团就一窝香雪。珠箔下,画屏中。重施绣抹胸。 梅雨溅,荷风扇。钗上翠符频颤。多少事,费沉吟。日长倦不禁。 注释:展:打开。宝缬:一种织锦工艺。团就:整理成圆形或椭圆形状。香雪:比喻女子的肌肤像雪一样洁白。珠箔下:珠帘下,室内装饰。画屏中:画屏上。重施绣:重新施加刺绣。抹胸:一种内衣。梅雨溅:指连绵不断的春雨。钗上翠符:指妇女头上的首饰,翠符是翡翠制的符咒,用来辟邪。 赏析
注释: 1. 菩萨蛮:这是一首词牌名。题目中的“青溪遗事”是作者的别称,“和阮亭韵乍遇”是说与阮亭(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对手)共同创作。 2. 乍遇:突然相遇,指两人第一次见面。 3. 花梢豆蔻含春色:形容女子年轻貌美,如同花梢上的豆蔻花一样含着春天的生机。 4. 风狂雨骤相狼藉:形容天气狂暴,风雨交加,使得一切变得混乱不堪。 5. 懊恼锦屏空:因为风雨的原因,美丽的屏风空无一物
小阁里,愁思袭来,独自倚靠。四面的云彩低垂,好像要压到地面。若要不思念故乡,夜里夜得沉醉。 酒后寒意袭人,半臂都生出了凉意。这暖和的地方,让人牵肠挂肚。珍惜旧时的罗巾,曾经沾过美人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