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西江月·次朱希真三阕》,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诗句: 1. "举世昏昏醉梦,几人心眼惺惺。山窗春睡正冥冥。想见高斋唤醒。"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间纷扰和喧嚣的厌倦,以及他内心的宁静和清醒。"醉梦"暗示了外界的混乱和不真实,"心眼惺惺"则表示作者保持清醒和敏锐。"山窗春睡正冥冥"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作者正在沉睡。"想见高斋唤醒"意味着作者在梦中被唤醒
西江月·次朱希真三阕对景不妨头白,逢春且放眉开。莫教闲事恼心怀。容忍些儿何碍。 尘土难寻道侣,山林应属奇才。朱衣翠袖两边排。不似柴门自在。 注释: - 对景不妨头白:面对美景不必过于担忧自己的年龄。 - 逢春且放眉开:遇到春天要展开笑容。 - 莫教闲事恼心怀:不要被无关紧要的事情烦扰心情。 - 容忍些儿何碍:稍微容忍一下又有什么关系呢? - 尘土难寻道侣:在世俗纷扰中难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1)“宝泽楼前月满,琼恩堂后花明”,“宝泽楼”在南京,故址在今南京市玄武湖附近。“琼恩堂”,即“承天门”。唐玄宗天宝年间改“承天门”为“承天楼”或“宝祚门”。故有“宝祚楼”之称。 (2)“元夕故园风景”,元夕,即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诗人因怀念京城旧时景色而作此词。故园指京城的故居。 (3)“去岁今宵内苑,承恩赐宴观灯”,“内苑”指皇宫禁苑,皇帝居住的地方
【注释】 卜算子 · 夏日阁中 红药映阶翻,墙角黄薇谢。又见盆荷出水圆,容易春还夏。 漏永麝烟销,昼静朱帘下。高阁清凉午睡浓,半饷挥毫罢。 【赏析】 此词写夏日阁中的幽情雅趣。首句“红药”二句,写庭院中红药盛开,黄薇花谢去,又见一盆荷花从水中伸出水面,夏天来了。三、四句写夏日的炎热,在炎热之中,作者在阁中睡觉,一觉醒来,挥笔写下自己的感想。全词语言清新明净,意境清幽雅淡,富有情趣
素娥风采,怡精神、万顷琉璃深绿。狂把金尊眠未得,管甚玉楼寒粟。共讶清光,万间同照,谁更歌茅屋。鳷鹊无依,三绕一庭修竹。 注释:素娥:月亮的美称。清风:形容风的清爽、凉爽。玉兔:月中玉兔。清流:清澈的流水。银河:指天上的银河,也代指天上的月亮。秋香:指秋菊的香气。水晶宫:指仙女居住的地方。《汉武故事》云:“西王母所居,有玉树、琼台,皆盈数百丈。其上寿者,常戴五色云。”乘黄鹄:《淮南子·览冥训》
【注释】 ①兀坐:端坐。如如:安详。栩栩:活灵活现的样子。酣眠:酣睡、熟睡。兴临:兴致勃勃。看山:观看山景,指游山。无萦绊:没有牵累,没有羁绊。麻绦:用麻绳做的腰带。道人打扮:道士的装束。 【赏析】 《白日如如兀坐,中宵栩栩酣眠。兴来临水更看山。怀抱了无萦绊。不要许多荣利,只图些子清闲。麻绦草履布衣衫。学个道人打扮》是宋代词人朱敦儒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写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
【注释】 《万年欢·和答白下史恭甫庆予六十之作二阕》是南宋词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写自己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下片抒发作者辞官归田,安享太平之乐的志向。全词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的崇敬之情,以及自己辞官归隐、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 【译文】 我一生热爱王氏堂槐,喜欢陶公门柳。说甚补天扶日,只凭赤手空拳,廿载龙颜左右。叹绿鬓如今白发,年华花甲才周,正是还山时候。 勋名无有,看世间几个诗人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花间集》有《念奴娇》词,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宋史·乐志》:“《念奴娇》,本唐开元中教坊曲。”《全唐诗》录有《念奴娇》词四首,为李煜所作。 朔风:北风。 搅:扰乱、吹动。 霜空:指秋空。 丹却千林寒绿:形容草木凋零,霜雪覆盖的景象。 帘卷碧山楼阁静:指在冬日里,帘子轻轻卷起,碧山高楼的景色显得安静而美丽。 高人:指隐士。 林洞
念奴娇·人日答李蒲汀 南楼独倚,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桂树香生吹欲下,疑是九天零粟。万里无尘,长空一色,处处袁安屋。数声羌笛,青鸾飞在庭竹。 人在璚楼玉宇,指点江山,几处飞泉瀑。安得沧江都是酒,洗我愁思千斛。天将老我,鹤发成仙,月下跨黄鹄。嫦娥今夜,共谁谈笑如玉。 注释: - 南楼独倚:独自站在高楼上。 - 悄无人、唯见五湖烟绿:寂静无声,只有五湖的烟雾笼罩着。 - 桂树香生吹欲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 1.理解全诗内容:此诗是作者对友人的赠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前四句写景抒情,追怀往昔,回忆当年游赏秦淮河时的欢乐情景,感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后六句则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