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昏昏醉梦,几人心眼惺惺。山窗春睡正冥冥。想见高斋唤醒。
江上云雨滕阁,湖边烟水徐亭。莫将喧寂挠虚灵。便是黄庭内景。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西江月·次朱希真三阕》,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诗句:
- “举世昏昏醉梦,几人心眼惺惺。山窗春睡正冥冥。想见高斋唤醒。”
- 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世间纷扰和喧嚣的厌倦,以及他内心的宁静和清醒。”醉梦”暗示了外界的混乱和不真实,”心眼惺惺”则表示作者保持清醒和敏锐。”山窗春睡正冥冥”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作者正在沉睡。”想见高斋唤醒”意味着作者在梦中被唤醒,象征着他对真理的追求和渴望。
- “江上云雨滕阁,湖边烟水徐亭。莫将喧寂挠虚灵,便是黄庭内景。”
- 这句诗描述了自然景色和内心世界的联系。”江上云雨滕阁”描绘了江上的云和雨,以及滕阁(可能是一座建筑)的景观。”湖边烟水徐亭”则可能指的是湖泊和水中的景色,以及徐亭(也可能是一个地名或建筑物)。”莫将喧寂挠虚灵,便是黄庭内景”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晰。”黄庭内景”可能是指道家的黄庭经中描述的理想境界。
译文:
全世界都在昏昏欲睡地做梦,只有少数人保持着清醒的心智。我正在山中的窗前沉睡,仿佛沉浸在深深的梦境之中。我想象着朱希真的高斋被唤醒的情景。
江上的云彩与雨滴、滕阁的美景,湖边的烟波浩渺,徐亭的静谧。不要被喧闹的寂静打扰到内心的清净,那就是道家所说的黄庭经中的理想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境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内在精神境界的愿望。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和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