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娥风采,怡精神、万顷琉璃深绿。狂把金尊眠未得,管甚玉楼寒粟。共讶清光,万间同照,谁更歌茅屋。鳷鹊无依,三绕一庭修竹。
醉后青眼摩挲,清流万丈,看银河横瀑。记得嫦娥曾许我,金粟秋香千斛。水晶宫里,环佩声清,不用乘黄鹄。明年此夜,谁共一轮寒玉。
素娥风采,怡精神、万顷琉璃深绿。狂把金尊眠未得,管甚玉楼寒粟。共讶清光,万间同照,谁更歌茅屋。鳷鹊无依,三绕一庭修竹。
注释:素娥:月亮的美称。清风:形容风的清爽、凉爽。玉兔:月中玉兔。清流:清澈的流水。银河:指天上的银河,也代指天上的月亮。秋香:指秋菊的香气。水晶宫:指仙女居住的地方。《汉武故事》云:“西王母所居,有玉树、琼台,皆盈数百丈。其上寿者,常戴五色云。”乘黄鹄:《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赏析:此词为作者与友人李蒲汀在人日前夜赏月作诗酬赠之作。首句写景,“素娥”即嫦娥,“风采”是她的仪态,“怡精神”即使人们的精神愉快。接着写赏月,“万倾琉璃”形容月光如水波般晶莹剔透;“狂把金樽”写饮酒,“眠未得”写饮酒后的酣睡状态;后两句写诗人对月亮的向往之情,以及月中嫦娥对他的喜爱。
过片承首句“清光”,写诗人在赏月时看到“万间”同照的月光,“谁更歌茅屋”?诗人想唱给谁听?诗人想到“鳷鹊无依,三绕一庭修竹”,便想象着“嫦娥”一定也在望着他,于是又想到“谁共一轮寒玉”。这里的“一轮寒玉”是诗人自喻,表明自己像月亮一样孤独寂寞。结语以问收束全词,言下之意是自己明年再会吧,因为明年此时又是一轮明月。
此词是作者在友人的节日宴会上所作。起笔“素娥风采,怡精神、万顷琉璃深绿”四句写天体之美和赏月时的愉悦之情。“狂把金樽”二句写饮酒之乐。“谁更歌茅屋”、“鳷鹊无依”两句写月中嫦娥对他的眷念,“三绕一庭修竹”一句想象出神,将嫦娥比作“修竹”,形象生动,意境深远。“清流万丈”、“看银河横瀑”二句写月光皎洁明亮,银河横流如瀑。“谁共一轮寒玉?”意谓明年此时,仍可一起赏月,但自己已年华老去,不能如愿,流露出一种惆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