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翰
【注释】 竹居:指隐居于竹林中的隐士。张行中:人名,这里泛指作者的朋友。 观隐者居:观察隐居者的生活。 种竹皆绕屋:竹子环绕着房屋。 无竹俗其人,无人俗其竹:没有竹子的人被世俗化了,没有人的隐居生活也变得庸俗不堪。 纷纷迷籓篱:纷繁杂乱,迷失在藩篱之中。 往往遍林麓:常常遍布山麓之间。 渭川:古地名,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淇澳:水名,在河南省北部,是古代著名的渔场。 一丈地:指一片土地。 篷蒿室
【注释】 芥:芥菜。清:使心灵清明。助养:指帮助滋养身体。急:快。春畦:春天的菜地。雨露濡:雨后滋润。燥吻:干燥的嘴唇。纳须弥:佛教语,指把须弥山当作佛身。子一粒:芥菜籽。胡为:何苦。原隰:低洼之地。汲:打水。 【译文】 芥菜能让我心境清凉,我需要它来帮助身体。 春天的菜地,被雨水滋润,它的根和叶都沾满了湿气。 园丁也很辛苦,每天为我们摘取一些来供给食用。 干燥的嘴唇非常可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对每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如:首联“西山澹幽姿,脩眉亘天宇。飞来石上云,散作松间雨”,这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风景画。“澹”指淡泊、清远,形容风景之美。“脩眉”指长眉修长,此处形容山峦之高峻。“飞来石上云,散作松间雨”,此句以“云”“雨”为载体,描写了一幅山水画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给曾子员的,表达了他对曾子员的深厚友情和对其归乡侍亲的祝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潜鱼无扬鬐(qi)——潜鱼没有扬起尾巴,比喻人没有显露才华或才能。 归乌有敛翮(he)——归鸟收起翅膀,比喻人没有远行或离开家乡。 物性安固然——事物的性质本来就是这样,无需改变。 谁谓天地窄——谁说天地狭小,意味着天地广大,人们应该胸怀宽广。
【译文】 洪武甲寅年冬十二月,我祭祀岳王仁和知县四明陈子善先生。夜宿祠下有感而作,因而次韵一首。 朱仙灵旗一朝返,中原此恨何时平。 昔闻哲王用人杰,鳌极何曾有崩裂。 天之所坏不可支,剑锋竟染苌弘血。 背嵬将军万夫雄,丈八蛇矛成武功。 左传一篇长在手,正欲运筹帷幄中。 大羊腥膻期尽扫,胡虏前徒万戈倒。 咄哉和议竟盈廷,此理无由问穹昊。 子复生孙孙有子,移山不信愚公死。 英灵气在天地问
【注释】 ①洪武:指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戊午:天干地支纪年,戊午为天干的第五位,即公元137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 ②佳辰又重九:美好的时光,又是重阳节。 ③门前冬青树:门前有冬青树,冬青树常绿不衰。 ④想像如五柳:以五柳先生(刘裕)自比。五柳是刘裕在宅前种的五棵柳树。 ⑤避俗翁:不愿与世俗为伍的人。 ⑥于焉养衰朽:于是在这里养老。 ⑦俄闻扣门声:突然听到敲门的声音。 ⑧乃见二三叟
兰雪斋为沈德源赋 猗猗谷中兰,粲粲丛上雪。 春天来临时,绿意盎然永不灭。 志士有古怀,君子守贞节。 在此处沐浴清润,确实完美无瑕。 注释: - 猗猗:形容茂盛的样子,这里指兰花。 - 谷中兰:生长在山谷中的兰花。 - 粲粲:光彩照人的样子。 - 丛上雪:花丛上的白雪。 - 春风有时来:春天的风偶尔吹过。 - 绿艳终不灭:即使在冬天,绿色依然鲜艳不消失。 - 志士多古怀
山云无定期,水月有真遇。 叔度虽云贤,来时柰何暮。 今辰复何辰,送别江口渡。 俄然发棹歌,惊起沙上鹭。 名儒为席珍,猾吏乃民蠹。 百里勿谓卑,从兹启贤路。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赵永贞改任德化县丞的祝福和不舍之情。以下是诗句的逐一释义和赏析: 山云无定期,水月有真遇。 译文:山里的云雾没有固定的形状,而水中的月亮却能真实地映照出来。 注释:“山云”指山中飘渺的云雾
雪竹轩图为彭彦明赋 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 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 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 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 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注释: 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这一句诗描绘了冬天的严寒景象。北风呼啸,天空一片寒冷,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站在轩窗前,看到外面银装素裹
诗句释义 1 譬之多稼田,也复容稂莠:这两句诗比喻说,就像那肥沃的田野,虽然可以种植庄稼,却也不能完全杜绝杂草。 2. 恭惟圣明朝,文化被九有:表达对盛世到来的尊敬和期盼,意味着文化的普及和繁荣将惠及所有。 3. 图书出河洛,麟凤在郊薮:描述了书籍从黄河、洛水一带流出,象征着文化知识的广泛传播,同时提到麒麟凤凰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现在郊外,表示国运昌盛。 4. 貂蝉变兜婺,金印联组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