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
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
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
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
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雪竹轩图为彭彦明赋

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

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

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

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

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注释:

北风天大寒,平地雪三尺。萧然轩窗外,见此万竿碧。

这一句诗描绘了冬天的严寒景象。北风呼啸,天空一片寒冷,大地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站在轩窗前,看到外面银装素裹,万竿翠竹在风中摇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此君有高节,岂但密如箦。
这两句诗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竹子有着坚韧不屈的精神,它不仅长得密集而且质地紧密,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在这里,作者将竹子与君子的品质相提并论。

类彼轩中人,相看共贞白。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君子品质的敬仰之情。君子如同这轩中的竹子一样,他们的行为举止都表现出高尚的品德,他们的心志都像白色一样纯洁无暇,让人敬佩不已。

谁欤作此画,光景照凡席。
这一句诗是在询问是谁创作了这幅画。画面上展现的是冬天的景象,而画家的手法却能将这些景象表现得如此生动,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这是一幅能够映照出普通生活场景的画作,让人感到惊艳和愉悦。

形神恍其间,那知故园隔。
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虽然身在他乡,但是画家的画作却让诗人感受到了家乡的美好景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故园。这让诗人想起了家乡的山水、花草、亲友等美好的事物,也唤起了他对这些美好记忆的怀念之情。

岂无九节杖,亦有双蜡屐。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在诗人眼中,自然界的每一处景色都是那么美丽动人。他看到了九节杖(一种古代的拐杖)和双蜡屐(一种传统的鞋履),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在诗人眼中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们不仅是生活中的辅助工具,也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宝贵财富。

清兴如可乘,山阴访陈迹。
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身体验大自然的愿望。他希望能够亲自去体验那些美景和乐趣,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力量。因此,他决定去拜访那位擅长画竹的人,希望从他的画作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和启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竹子的诗篇。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大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画家的绘画技巧,又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